日前,石家莊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實施現代產業人才集聚工程的若干措施》,突出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推出16條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政策措施,為人才成長和發展搭建平臺,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助推現代產業發展,打造新一輪產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石家莊市同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從今年起,全市每年安排6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引導資金,保障人才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同時,創新人才服務方式,為人才提供個性化、精準化、便利化服務。
圍繞石家莊市現代產業發展,實施百千萬產業人才集聚計劃。百名產業高精尖人才引領計劃,培養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兩院院士”和發達國家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入選者等高精尖人才100名。千名產業急需人才支持計劃,引進培養現代產業急需的創新人才、科技創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1000名。萬名產業青年人才儲備計劃,引進現代產業優秀青年人才1萬名。
支持人才創新創業,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創新創業活力。全職引進或新當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以及同等層次產業頂尖人才,給予每人1000萬元科研經費補貼、200萬元安家費補助。全職引進或新培養的國家“千人計劃”創新長期項目和創業項目入選者、國家“萬人計劃”杰出人才,給予每人500萬元科研經費補貼、100萬元安家費補助。新引進的人才或團隊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來石家莊創新創業,被評為“市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給予100萬元至500萬元科研經費支持;獲得銀行貸款的,2年內每年按不同貸款額度分別給予50%至100%、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貼息補助。帶重大項目來石落地的領軍人才或團隊,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1000萬元至5000萬元的項目支持資金。普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辦企業的,按政策給予創業補助等支持。
調動一切資源要素,為引才聚才和人才發展搭建平臺。發揮開發區(園區)主陣地作用,積極搭建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載體,加快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配套建設產業孵化基地、科技創業中心和公共創新平臺,建設“人才公寓”。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現代產業企業全職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等同等層次頂尖人才,簽約5年以上合同的,每新引進1名分別給予企業30萬元至50萬元獎勵資助。對在石工商注冊、依法納稅和參加社會保險,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現代產業企業(含中省直企業),引進的符合人才綠卡申領條件人才,全部納入人才綠卡服務保障范圍。發揮產業創新平臺帶動作用,大型骨干企業建立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給予100萬元資金支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新建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資助。搭建引進京津人才平臺,支持京津企業來石建設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鼓勵本市企業與京津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對柔性引進的院士和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等產業領軍人才,根據其貢獻情況,經市人社局認定后,按其所付薪酬的20%,給予用人單位單人最高10萬元補助,同一單位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對簽訂3年以上合同的,根據專家本人在石家莊實際工作月數,每月分別給予1.5萬元、5000元的工作津貼。
建立健全產業人才獎勵激勵機制,支持人才成就事業,實現自身價值。對遴選為“市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的,作為人才綠卡A卡服務對象,3年內每年給予10萬元專項資助,每月享受1000元崗位補貼。對認定為市科技領軍人物、科技創新團隊的,分別給予20萬元、30萬元專項經費。對推薦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的人員,作為人才綠卡A卡服務對象,分別給予5萬元、1萬元一次性獎勵;對代表河北省獲得國家級一類技能競賽前5名的石家莊市選手,給予2000元至1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在住房保障方面,新引進的人才或團隊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來石創新創業,被評為“市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的,在市區內購買首套自用商品住房,按人才層次分別給予100萬元、80萬元、60萬元購房補貼,分5年撥付;租住房屋的5年內每年補助最高5萬元租房費。對石家莊市現代產業企業新引進的博士學位研究生,“雙一流”建設高校和世界排名前500名國(境)外院校的全日制碩士學位研究生,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和世界排名前500名國(境)外院校全日制學士學位畢業生,自到石家莊市工作之日起5年內每月分別享受2000元、1500元、1000元的房租補助,在市域內購買首套自用商品房和存量房的,不受住房限購政策限制,分別給予博士15萬元、碩士10萬元、學士5萬元的一次性購房補貼。(記者張文君、王峻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