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2月16日電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16日發布的《上海市居民求職信心調查報告(2016)》顯示,逾四成上海市民對尋找工作持樂觀態度,青壯年求職者信心足,而技能人才求職底氣更足。
2月16日,企業工作人員向求職者介紹有關情況。張斌 攝
該調查報告在上海16個區、80個居(村)委會中選取4000戶上海居民家庭,以樣本家庭中16周歲以上、在申城居住的求職者為調查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并以調查數據為基礎編制了上海市居民求職信心指數體系。求職信心指數是基于求職者對自身就業能力和宏觀就業形勢的總體判斷,綜合反映求職者對于尋找工作是否具有充分信心的量化指標,其取值范圍為0至200,100為臨界值,指數越高表明求職者對于尋找工作的信心越足。
報告顯示,2016年度上海市居民求職信心指數為133.2,總體處于“信心較強”區間。對于尋找合適的工作持樂觀態度的市民約占43.3%,其中“非常有信心”的占13.3%,“比較有信心”的占30.0%;對于尋找工作“非常沒有信心”或“比較沒有信心”的市民約占18.2%。
不同年齡段的求職者信心差異較大。其中,16至40歲的上海市民,各年齡段的求職信心指數均高于140,平均值為141.4,總體處于較高水平。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女性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的“4050”人員的求職信心相對不足。當前有求職意愿的“4050”人員,主要是為了照顧家庭或個人健康原因,而在脫離人力資源市場一段時間后再考慮重新尋找工作,也有一些是受企業經營不善或產業結構調整影響而被動轉崗的。
報告還顯示,總體而言上海女性求職信心指數高于男性,但育齡婦女就業難現象仍然存在。
值得關注的是,沒有任何職業技能的求職者信心指數為129.4,有職業技能證書的求職信心指數為156.9。本次調查樣本中的56位高級技師均處于就業狀態,過去半年均沒有求職經歷,未來半年也沒有求職意愿,高級技師的就業穩定程度及搶手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專家分析稱,技能人才“一匠難求”的現象已是上海人力資源市場的新常態。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技能人才將會受到更多用人單位的更大程度歡迎,收獲更多的社會認同感和職業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