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你現在考試考不好,是因為你得了病,得讓爸爸媽媽帶你到醫院看病。”陳愛華頓了頓,繼續說,“你想治好病以后,和大家一起上大學嗎?”
“想啊想啊。”男孩語氣中第一次充滿了期待。
“那告訴阿姨你爸爸的手機號,我讓他帶你去看病,好嗎?”陳愛華終于哄著孩子說出了爸爸的聯系方式。
在安撫好孩子的情緒之后,陳愛華給孩子爸爸打去了電話。
“你們不要被他騙了!”孩子爸爸的情緒同樣很不好,“他就是個騙子,他要死就讓他去死好了!”
“你知不知道你的孩子已經有具體的自殺計劃了,就是從教室里跳下去,就在這幾天,你真的希望看到這一幕?”陳愛華說。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語氣軟了一些,但是對兒子的抱怨還是沒有停,“你知不知道他有多不聽話?可以躺在床上躺一天,飯端到床邊都不吃一口!”孩子爸爸還是很激動。
“我知道,這是病啊,你得帶他到醫院來看病。”陳愛華說。
和孩子爸爸的溝通雖然有曲折,但總算是讓他意識到了問題,陳愛華為他推薦了杭州市七院的專家,按照規定,這樣的危急電話都需要在幾周之后進行回訪。
回訪時,孩子爸爸語氣明顯好多了,“謝謝你啊,看了醫生吃了藥,現在他已能去學校上課了。”
“擺渡人”陳愛華成功把這個家庭從破碎的邊緣擺渡到了安全的彼岸。
數據
由心理問題易衍生極端行為
精神疾病求助占熱線量8成以上
陳愛華提醒,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學習、工作壓力加大,由心理問題衍生極端行為的自殺事件趨高速增長。
杭州心理危機干預熱線服務對象主要有三類人群:一是.對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個人,特別是有自殺想法或行為的人以及他們的家屬或朋友提供及時的心理援助、情感支持及危機干預;二是對有焦慮、抑郁、恐懼等一般心理問題人群,提供免費專業心理咨詢服務。三是為精神病人及家屬提供有關精神心理疾病、用藥、就診等相關咨詢服務。其中有自殺意念來電約占10%左右,有自殺“危機來電”約占1%左右,雖然占比不大,但這是他們作為“擺渡人”最需要幫對方“擺渡”的對象,否則來電者可能有生命危險。
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電話號碼是0571-85029595,諧音“救我救我”。
這條熱線由2004年5月成立的杭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持,設在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內,接線人員由30幾位專職醫生和志愿者組成。
根據國家衛計委提供的數據,我國每年有150萬人遭受親友自殺所帶來的嚴重心理創傷,400萬人遭受親友自殺未遂所帶來的嚴重傷害。但目前,僅有7%的自殺者在死前曾向專業心理醫療機構求助,求助無門已成為我國自殺危機干預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