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會對詩、要懂奧數,不單看三國,還得看紅樓,看完了三字經,還得看楊紅纓。看得了高大上,還得對話農民工。在上周末如期啟幕的福州小升初私立校的面談大戲中,亮瞎了家長們眼的同時,也讓網友們直呼,現在的孩子們真是不易。
那么,神題是否無從下手?當然不是,記者聯系長期研究小升初面談的專業人士對這些題目進行了解讀,在他看來,神題并不難,學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
人文類
讓考生用弟子規的話勸說穿名牌的農民工孩子
從家長們反饋回來的試題中,不少是涉及人文知識的。
例如,有道題目大意為,五子登科對應三字經里的哪一句,又如“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這句話采用了什么手法?
據分析,題目不僅考了知識的記憶,還考了知識的活學活用。
一位家長回憶了其中一道考題:農民工孩子非要穿名牌,用弟子規的一段話勸說他。據分析,對于這樣的題目,孩子不僅要能背下《弟子規》的句子,還要對《弟子規》有充分的理解,才能說服別人。
另一道題目也涉及弟子規,大意為小明坐公交車,老奶奶在旁邊搶先坐了座位,可以用弟子規中的哪句話進行勸說?如果能答“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類的應該就是比較滿意的答案。
數理類
考查弧長公式、圓錐體積公式及因數與倍數等知識
從家長們提供的各類題目看,某私立校的一道面談題為:墻角一堆沙子,弧形長1.256m,高1.2m,每立方米重750kg,求沙子重量。
這道題所考的是弧長公式和圓錐周長及圓錐體積公式的結合,求出體積后算出沙子重量。這道題重點在于“墻角一堆沙子”相當于四分之一個圓錐,先把四分之一個圓錐補成一個完整的圓錐,1.256×4=一個完整的圓錐周長,(1.256×4)÷π÷2=沙子堆圓錐半徑r=0.8米。圓錐體積πr2h=3.14×1.2=2.41152m2,最終沙子重量=體積×750=1808.64kg。
還有一道面談題為:分數三十一分之三,分子和分母同時加上,分母是分子的三倍?
據了解,這題所考的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倍數知識,如果按照31+X=3(3+X)很容易求出X=11。
還比如一道題: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是6,最小公倍數是60,這兩個數是。選項有四個,分別為:A12和15;B12和18;C12和30;D12和60。
據分析,這道題考的是五年級下學期的因數與倍數的知識,尤其是分解質因數的應用。最大公因數是6,說明兩數都可以被6整除。最小公倍數是60,說明兩數分解質因數后,質數乘積為60。因此答案是C。
推斷類
“甲乙丙丁四人比身高”涉及邏輯推理,稍有難度
再來看家長們提供的3道推理類試題。
1.一個黃球、兩個紅球、三個黑球,請問要拿幾個球才能拿到黑球?
據分析,這道題考的是概率問題,根據最不利原則其他球都拿完一定能拿到黑球,因此在拿完三個球之后,一定能拿到黑球。
2.一個加數增加,那么另一個加數要,才能保證“和”減少?
據分析,這道題測試的也是最基礎的加法運算性質:一個加數增加多少,另一個加數減少相同的數,“和”不變。那么一個加數增加多少,另一個加數減少更多的數,“和”減少;
3.甲乙丙丁三人比較身高,甲說:“我最高。”乙說:“我比甲矮,但不最矮。”丙說:“我比丁高。”丁說:“我最矮。”事實證明,他們當中只有一個人說錯了,那么身高從高到矮排列第二的是?
據分析,這道題稍有難度,因為不是提問最高也不是提問最低。測試的是邏輯推理問題,如果沒有人說錯那么順序為:甲乙丙丁;如果只有一個人說錯了,那么順序為:丙甲乙丁。所以是甲說錯了,排第二的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