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5月初,全國與“幼兒早期教育”相關的企業注冊量達3.7萬家,其中經營狀態是在業、存續的企業有3萬家。另一份業內報告稱,到2020年末,我國早幼教領域市場規??蛇_3000億元。
僅從早教機構的數量和市場規模去判斷,可能依然不夠準確。
數字背后更有生機的是一個個鬧哄哄的早教班:老師們在教英語、講故事、做運動;孩子們活蹦亂跳或者打瞌睡,表情似懂非懂;而孩子屁股后面緊跟的是家長,他們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評判教學效果和性價比。
如果身處其中,你會發現,早教班的火熱程度或許超出你的想象。
一個工作日的上午,記者探訪早教機構七田真國際教育北京亦莊店。上午10時40分,第二節課即將開始。電梯擠滿了孩子,他們大多為兩歲左右的幼兒,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著。
來到三樓,兩個活動區域被家長占滿,十幾個孩子正在地上玩玩具,等著上課。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里,老師正給一歲半的孩子進行“閃卡練習”。家長則一對一坐在身后,其中有兩個孩子不停往后看,甚至離開了座位。
據介紹,七田真亦莊店在讀學員約600人。每個孩子需要一名家長陪同上課,以至于早教班里人滿為患。記者到訪時,正值兩歲階段班級孩子“畢業”,孩子們穿著“博士帽”在大廳里拍照留念。
隨著記者繼續探訪,早教班里的“虛火”逐漸清晰起來。
1、早教班急于推銷,販賣焦慮
11月21日,長春大雪,三歲半的甜甜在熟悉的早教班金寶貝里度過。這節課是拼圖課,她只花了5分鐘就拼好了一艘大船。
說熟悉,是因為早在3個月大的時候,爸爸龔華祎就把她送了過來。感統訓練、大運動提升、思維開發,早教班的課程按部就班。128節課的課包,還剩不到40節。
龔華祎把甜甜的視頻、照片曬到朋友圈里。“運動能力強”“體質好”“性格開朗”“看上去不像是只有三歲多的小孩”,很多朋友留下的評價,讓龔華祎把這一切都歸功于早教班。在龔華祎的推薦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帶孩子上早教。
說起為何選擇早教?龔華祎說,當初從歐洲回來的朋友告訴他,國外的早教十分普遍,其作用于兒童智力開發的結論“已被證實”。在對比考察后,他選擇了金寶貝。
目前,國內大品牌的早教機構多為國外引進。美式早教品牌居多,如美吉姆、金寶貝,但也不乏引自日本的早教品牌,如七田真。美式早教重在培養大動作發育和早期藝術音樂啟蒙,日式早教則追求“全腦開發”。
在采訪中,家長選擇早教的原因眾多。哪怕是沒有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家長,也大多在“報不報”的問題上猶豫過。
直到孩子快上幼兒園了,家住上海的藍英才在周圍朋友的“催促下”,去考察了蒙特梭利、金寶貝、美吉姆等早教機構。
見面沒多久,早教班老師的問題,就讓藍英“無所適從”。“能區分顏色嗎?”“會拼圖了嗎?”“能夠將數字對應實體物品嗎?”得到否定回答之后,老師說:“我們班里這個階段的孩子,這些內容都會。”
藍英發現,早教班老師反復提及該年齡段“應該掌握的某些技能”,“一聽到你們家孩子做不到,就拿報了班的孩子跟你比,有一點販賣焦慮的感覺”,加完微信后,還三天兩頭邀請來“體驗”。
考察完畢的藍英,對這些早教班給出了“不信任”的評價:“噱頭多,急于推銷”。她寧愿“自己多花時間教,應該也不會比早教班差”。
不過,藍英也坦誠地對記者說:“早教因人而異,如果家里大人和孩子交流得少,沒有時間陪伴,或者不懂基本的早教方法,那還是必須得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