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奇葩課程教3歲孩子背誦圓周率
早教班到底在教什么?有什么效果?為何家長趨之若鶩?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前往北京方莊多個早教機構進行探訪。
方莊位于北京東南二環附近,人口稠密。手機地圖顯示,方莊方圓一公里之內,早教機構多達21家。兒童美術、日托早教、全腦潛能開發、雙語閱讀、舞蹈培訓,各式各樣的早教類型,都可以在這里找到。
七田真方莊店位于方莊地鐵站以南約400米,和其他日式早教一樣,以“腦力開發”為特色,強調培養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等,課程涵蓋親子課、基礎能力課、英文啟蒙課等,適合年齡從3個月到9歲半。
最先吸引記者的是該機構的一則屏幕廣告——“這么‘逆天’的孩子,你見過嗎?”然后是“天才”案例的次第呈現:壹壹,1歲10個月,運用連鎖記憶法,快速翻出8張對應卡片;浩浩,2歲10個月,數字可以數到80;朱朱,3歲1個月,準確完成中國地圖拼圖;貝貝,5歲半,一個月記憶圓周率100位。
進店后,記者看到,除了公共區域,空間被分隔為一個個約10平方米大的小教室,和美式早教大班額不同,每個七田真的課程小班不超過6名學員。
翻看七田真課程體系介紹手冊后,記者驚訝地發現,圓周率作為主要內容被安排在3歲階段的專項訓練課程里。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記憶200位圓周率,提升記憶容量和專注力”。
“3歲的小孩能夠理解圓周率嗎?”記者問。“這只是訓練方法,單純為了提高孩子的記憶力。”該早教班老師劉易試圖打消記者的疑慮,“記憶力好,以后上小學背古詩、背乘法口訣表,不成問題。”
被認為只有少數人才掌握的技能,在七田真里要教給每一個孩子。七田真的一份內部刊物顯示,在2017年成果發布會上,4歲多的琦琦“流暢地背誦到圓周率400位”。
“不敢輸在起跑線”的家長發現,“起跑線”在不斷提前。
記者在教室門口看到,這里張貼著幼小銜接課的招生宣傳。雖然只針對5歲半以上孩子,但是內容囊括拼音、漢字、時政熱點,聚集新課標各大考點,全面覆蓋運算能力。
2018年7月,教育部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社會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范。
招生宣傳手冊顯示,七田真在北京有8所連鎖店,在西安、重慶、成都、淄博、石家莊、沈陽等地均設有中心。在中國大陸開業10年來,服務超過2萬名會員。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選擇這里?劉易反復強調,家長們看中的正是七田真“以效果為導向”,“我們與其他早教班不一樣,效果可以看得到。上過和沒上過有明顯區別”。
3、早教機構教師專業化程度較低
隨后,記者又前往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方莊店,該機構主打雙語教學。在全國開設130家中心,宣稱代表兒童早期教育行業的“高標準”。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早教機構為了吸引家長的目光,常對自己的早教品牌進行夸大宣傳,如標榜自己是先行者、天才教育等。
下午4時許,紐約國際兒童俱樂部門口坐滿了家長和孩子,一些孩子準備上課。由于早教老師正在進行課前準備,沒能接受采訪。
但是,該機構銷售人員鄧笑帶領記者參觀教室。據他介紹,教室以藝術、運動等內容劃分,“課堂上60%時間,老師會用英語和孩子交流”。在中英雙語“雙向沉浸式”互動教學中,孩子可以建立雙母語思維。“學員里也有混血寶寶,可以三種語言自由切換”。
在發現記者對英語授課感興趣后,鄧笑說,該機構老師均是從正規大學教育類專業畢業,入職后在機構內接受了三個月以上的統一培訓,師資優質,發音準確,可以和孩子們交流得很好。
早教機構的師資水平直接決定了早教的水準。
“事實上,目前大部分師范院校學前教育研究只針對3至6歲幼兒階段,而0至3歲的早教研究才剛剛起步。”長春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劉霖芳介紹。2012年,劉霖芳曾帶領團隊對早教機構進行調研。當時得出來的結論是,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化程度較低。“八年后,問題依然如故”。
對于早教機構自行培訓教師的行為,似乎難得信任。劉霖芳透露,一些早教機構的培訓工作流于形式,只要參加培訓就能通過考試,并獲得所謂資格證書。她建議,逐步完善早教教師的準入制度,對早教教師在學歷和專業方面提出更加明確的要求。
2016年11月25日,北京市修訂《學前教育條例》,第十六條修改為:“在學前教育機構中從事教育的人員,必須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并獲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學前教育任職資格證書。”
但在記者探訪的近10家早教機構中,無一采訪對象提及該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