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事并不過時 是否選電子書有明顯年齡差異
亞馬遜中國發布的2017年1-4月少兒圖書和家庭教育圖書排行榜也顯示,近兩年家長對兒童閱讀以及家庭教育的關注度持續升溫,適合學齡前兒童閱讀的繪本類圖書以及適合大齡兒童閱讀的電子書呈熱銷趨勢,經典及具有實操案例的家教類書籍更受家長青睞。
在電子書和傳統書的選擇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年齡差異。在紙質少兒圖書的銷售數據中,適合3-6歲兒童閱讀的少兒書占比最高;而在閱讀題材的選擇上,家長則傾向于為學齡前兒童購買性格培養、益智類繪本。而少兒電子書的下載量在近兩年持續上升,從年齡段來看,少兒付費電子書中適合7歲以上兒童的占比高達90%。
研究指出,家長們給孩子念故事的習慣看似老套,但卻不過時。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網站指出,別小看這一簡單的習慣,將在孩子日后進入學校后產生積極的效果。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者邁克金逖和其同事在15年前就開始研究什么樣的行為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結果發現其實很容易,只要坐下來跟孩子念故事就非常有效果,因為在念故事時,孩子們用超過90%的時間來盯住故事書中的圖畫和家長們,注意力高度集中。
電子書優劣勢明顯 孩子每天使用別超兩小時
隨著電子書和有聲書越來越流行,印刷書本讀者市場也漸漸縮小,而對于幼兒來說,哪個形式的書籍對他們更有閱讀效果呢?多項研究都顯示,在幼兒讀者的綜合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傳統讀本似乎優于電子書,不過也有專家指出,電子書有著獨特的互動功能,主要還是看如何應用這些功能。
紐約庫尼中心研究者們對32組家長和他們3至6歲的孩子進行了研究,發現就同一本書的電子和印刷版本來說,讀電子書的孩子們所能記住書中的描述事實比較少。不過研究者也表示,電子書和傳統讀本都各有優勢,傳統讀本的優勢在于對文字和文本的理解,電子書則可以讓孩子們有參與和互動感。
歐洲有研究機構對50位讀者進行了研究,發現在要求描述一些故事中具體情節發展順序上,傳統讀本的表現比看電子書的明顯要好。研究者分析,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傳統書本的讀者隨著翻看書的過程,比較了解自己讀了多少和容易掌握故事的來龍去脈和發生時間點,相比之下,電子閱讀器則比較沒有這種感覺;而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人們對于電子和印刷文本的理解方式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