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了”的學校
9月的一天,北京西城某小學的一個班級微信群里,小懋(化名)的媽媽被另一位怒氣沖沖的家長公開@了,原因是自家娃的臉被小懋打腫了。一周之內,連續有3個家長將狀告到了小懋的班主任那里,內容均指向小懋無故打人、踢人、推搡沖撞和用筆扎人……
小懋的班主任也十分無奈。因為一年級入學之時,校方就已得知小懋患有多動癥,學校也一直有專門的心理老師幫助小懋進行心理疏導,家長和學校也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治療。但目前從同學的感受來看,小懋依舊是班上的“搗蛋分子”,班上幾乎所有同學都被小懋無故打過,而小懋即便坐在“超一排”依舊影響周圍同學正常的學習活動。
“學校沒有條件單獨為小懋一個人開課,同時小懋又不具備進入特殊學校的資格,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沒有任何理由拒收小懋。”小懋的班主任耐心地向其他學生家長解釋說,“我只能多花精力多看著他,不成只能帶到身邊跟我去辦公室。”
“特殊學校里幾乎都是智力障礙或者身有殘疾的孩子。”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半月談記者,多動癥只是一種慢性疾病,并沒有肢體和智力上的明顯缺陷,目前特校還沒有接收多動癥兒童的條件。
普通學校管不了、特殊學校收不了,家庭教育成為多動癥兒童教育的關鍵一環。但是,多位多動癥兒童家長反映,“不知道怎么教這樣的孩子”。許女士因為不知道怎么和小明相處,經常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或者買些書籍自行學習。“雖然我們是孩子的家長,但面對患有多動癥的孩子,我們也沒有系統的教育方法,現在只能遵循醫囑對孩子進行行為誘導,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