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幼兒園招生年齡寬園所師資條件參差不齊
目前,天津公辦幼兒園的招生對象是截止到每年8月31日,年滿3歲的幼兒,也就是說3歲以下的寶寶是無法進入公辦幼兒園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所有的民辦幼兒園都放寬了幼兒招生的年齡限制。“知名民辦幼兒園一般會要求孩子要年滿2歲半,那些名氣不大,或是一些小園,甚至可以招收一歲多的孩子。”3歲孩子家長文欣說。
由于工作繁忙且老人不能幫忙帶孩子,去年文欣開始給不到2歲的兒子尋找幼兒園。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文欣走訪了自家附近的七八家幼兒園,其中比較滿意的三家幼兒園都是具有一定規模,并且頗具名氣的私立幼兒園,“這幾家每月的收費都在4000元以上,不過都要求孩子要年滿2歲半。其他幾家規模較小的幼兒園倒是收年齡更小的孩子,但跟前幾家相比,硬件條件還是有差距的,當然收費也相對低一些,在2000元至3000元之間。”面對手里的一摞宣傳單,文欣糾結不已,不過最后還是把兒子送進了離家不遠的一家規模較小的民辦幼兒園。“每月高達五六千的托管費,像我們這種工薪家庭真的承擔不起。”文欣無奈地說。
其實文欣給孩子找幼兒園的體會極具代表性。由于正規保育院這樣的機構數量較少,一位難求,所以自家附近的民辦幼兒園成為了不少家長的首選。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多家民辦幼兒園,發現幾乎所有的園所都招收3歲以下兒童。一些備受家長推崇的知名民辦幼兒園,會把招生對象的年齡控制在2歲半以上,而更多的幼兒園則放寬至2歲,甚至1歲半。“近年來,政府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幼兒園,本市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快速增加。為了擴大招生規模,增加收入,一般情況下民辦園對招生孩子的年齡沒有太嚴格的要求。同時,這些年齡小的孩子也是這些幼兒園的潛在‘客戶’,有的孩子在民辦園上了一兩年,各方面都熟悉了,即使到了3歲,也不愿意轉去公辦園了。所以3歲以下孩子是民辦幼兒園的重要生源。”業內人士盧偉(化名)表示。
盧偉告訴記者,這些民辦園的確為不少家庭解決了3歲以下孩子無人看管的后顧之憂,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教育部出臺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但3歲以下孩子怎么教,教什么,還沒有明確的指導意見,所以教學內容對于本來各種條件就參差不齊的民辦幼兒園來說,是個難題。”對于這樣的觀點,某民辦幼兒園園長顧紅(化名)表示認可,但她也表示,像這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其實家長們最關心的是幼兒園是否安全,孩子是否吃好了、睡好了、玩好了,“這么小的孩子,大部分家長并不太關心他們在幼兒園到底學了什么。”顧紅說。
鏈接
“小奶娃”最需要怎樣的照料?記者采訪了中國紅十字心理救援隊首席心理咨詢師、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副教授單學嫻。
記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0—3歲寶寶成長最需要什么?
單學嫻:個體從出生到3歲這個時期稱為嬰幼兒期,是人生發展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這個時期是個體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嬰幼兒不僅身體迅速成長、體重快速增加,而且腦和神經系統也迅速發展,心理在外界環境刺激的影響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嬰幼兒期是親子依戀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個性的初步形成時期,在這個時期形成一個穩定的依戀關系,對于孩子的心理發展有很積極的意義。
記者:從專業角度講怎樣的照顧方式最適合寶寶?
單學嫻:母親辭職回家?老人?育兒嫂?托幼機構?究竟由誰來照顧孩子是最好的,不能夠一概而論,這就要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一般來說由母親照顧是優選的方式,母親在哺乳中自然就會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動和情感交流,親自照料也會為今后的親子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需要注意,作為母親照料的有益支持和補充,父親也一定要積極地參與到孩子的照料過程當中。很多媽媽在生活中往往出于工作需要或經濟壓力,產假結束之后就不能繼續留在家里照顧寶寶了,于是將孩子委托給老人代為照顧。那么盡量安排老人住在身邊,而不要將孩子送回遠離父母的家鄉,因為長時間的分離會造成孩子的焦慮。如果孩子留在身邊,每天下班之后,父母就可以盡可能多時間地陪伴孩子,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如果老人的年齡大身體情況差,或者為了減輕老人的負擔,也可以選擇育兒嫂、或者托幼機構在白天照顧寶寶。但是注意一定認真篩選有資質的育兒嫂和正規的托幼機構,并留心觀察孩子的照料情況。
在做選擇的時候應該把握三個原則:
第一,從對寶寶最有利的角度來分析問題。
第二,在6個月—2歲期間不要頻繁更換主要的照顧者。
第三,父母與孩子的分離避免過長,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月。
總之,盡量把育兒的責任放在父母身上,如果必須選擇將孩子交給老人時,盡量在父母身邊幫著帶,而且以父母為主,老人為輔。如有困難,也可以由育兒嫂、托幼機構短期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