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都有睡眠障礙
據了解,來心理科就診的小孩中,有20%是因為情緒問題,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有睡眠障礙。
梅其霞說,青少年學生的睡眠問題跟學習壓力過大、父母期望過高、父母婚姻狀況不良、睡眠環境不良、青春期困惑有關聯,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學習壓力。“我們在門診中發現,那些焦慮的孩子,家中普遍都有一個期望過高的家長。”
醫生對孩子進行治療,首先要和家長進行心理溝通,先讓家長學會放松。梅其霞提醒家長,孩子失去好的睡眠,最終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不同年齡所需睡眠時間不同
梅其霞介紹,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同。幼兒每天的總睡眠時間要達到12至14小時;學齡前兒童每天總睡眠時間要達到11至12小時;學齡兒童每天總睡眠時間最好要達到9至11小時;青少年(13~20歲)每天夜間睡眠時間要保證9至10小時。由于個體差異,在2小時內波動都屬正常,主要看孩子第二天是否精神飽滿。
孩子睡眠不足會造成三方面影響:首先,晚上22:00-01:00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高峰,錯過這個時間入睡會影響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嚴重的會導致長不高;其次,影響各項身體功能,長期晚睡會造成小孩乏力、嗜睡、抵抗力下降;最后,睡眠不足會導致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心情煩躁、情緒控制能力差等。
本報記者 顧曉娟
■特別提醒
這些小方法
可幫助孩子睡前放松
怎樣幫助孩子放松下來,并擁有好的睡眠呢?
睡覺前,很多小孩一般都在緊張地學習或者看書,精神繃得很緊,不可能一上床就松弛下來。
睡覺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些放松的動作,比如做一些伸展性的動作,伸伸腰、踢踢腿,目的是幫助孩子放松大腦。此外,還可以提前1-2小時吃點安神的東西,比如牛奶、香蕉和棗子。
孩子上床睡覺后,全家人應盡量不發出嘈雜的聲音,給孩子營造一個利于睡眠的環境。
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他1小時竟呼吸暫停17次
■相關新聞
一直鼾聲陣陣,突然來個“剎車”,過了幾秒后再鼾聲四起……這樣的情況,你是否也遇到過。今日是“世界睡眠日”,我們來了解一下很多人都遭遇過的病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1小時呼吸暫停10多次
最長憋氣13秒
43歲的冉先生身高1米73,體重190斤,算是個標準的“重量級”人物。最近幾年,冉先生睡覺一直打呼嚕,最近大半年越發嚴重,常常在睡夢中被憋醒。家人常聽到冉先生的鼾聲持續一段時間后突然停止,幾秒鐘過后,鼾聲又起。
前幾天,冉先生前往新橋醫院就診。睡眠呼吸監測發現,他一個小時呼吸暫停竟達17次,最長時間達13秒。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但醫生們說,外地曾有一個小時呼吸暫停110次,最長憋氣40.8秒的紀錄。這在醫學上被稱為“惡性打鼾”,即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據介紹,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不僅會引起打鼾、白天嗜睡、晨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癥狀,還會因低通氣或呼吸暫停引起低氧和高碳酸血癥,可導致心肺腦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并發癥,憋氣超過4分鐘將直接導致缺氧猝死。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