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用鄉音邊說邊帶上動作,孩子都跟著模仿。放學后,孩子們的作業就是回家會說給爺爺奶奶聽,同時也讓爺爺奶奶教給孩子新的鄉間童謠。
“這樣就很自然地與社區和家庭結合在一起。”苗盼3歲的孩子也在村里上幼兒園,“孩子們喜歡村里的幼兒園,很多家長也就不想去城里租房了。”
有孩子才能延續鄉村文明
在華夏項目中,河南省蘭考縣的幼兒園規模最大,有100多人。這是當地合作社大力推進的。王紀偉是河南省蘭考縣胡寨哥哥合作社理事長,華夏項目第二年的項目總結會在長治關頭村開,他特意開車好幾個小時從蘭考縣趕到關頭村。
最近村里發生了兩件事,讓王紀偉更堅定了要把幼兒園辦好的決心,“我就是想讓村里的孩子們不僅在學校尊敬老師,在村里尊敬長輩,在家里尊敬家長,讓孩子們從小知道禮義廉恥。”
鄉村幼兒園的作用確實已經從幼兒擴展到村民。華夏項目幼兒園畢業的小朋友基本都能熟練誦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國學內容。關頭村幼兒園平時通過各種講座、親子課程教育家長行為示范,把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護孩子的想象、不簡單粗暴干涉孩子等育兒知識慢慢滲透給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