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市首屆小學生足球聯賽舉行,全區15所小學共25支男、女球隊參賽,鯉城區東門實驗小學、僑星小學分獲男子組、女子組冠軍。
據了解,泉州市鯉城區已申報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區,目前有14所中小學申報第一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取得男子組冠軍,與學校有專業足球教師及頻繁的足球訓練有關。”泉州市鯉城區東門實驗小學校長蔡曉芹介紹,學校現有足球專項教師2人,其中體育組組長程鳳鳴老師是福建省體工隊足球專業隊退役運動員,經常應邀擔任泉州市各級足球聯賽裁判長,“兩年前,學校男、女球隊組建成立,堅持每天訓練一兩個小時,周末常常參加校際聯賽。”
程鳳鳴介紹,學校校園足球面向全體學生,每周安排一節體育課進行足球教學,分年級組織學生學習運球、傳球、顛球、帶球、頂球、射門等基本技能,將足球基本技能融入體育游戲教學之中,學生參與足球的興趣濃厚。
“當前,我們正在組織體育教師創編足球操,將其融入大課間活動。”蔡曉芹說,借助校園足球的東風,學校已建成5人制足球場,并將設立足球項目專項經費。
東風并非只眷顧鯉城區東門實驗小學一所學校。在泉州,各縣(市、區)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點燃了學生運動沸點,各校操場上時常可見學生踢球的身影,比賽的吶喊聲不絕于耳,且目前已基本實現了“三有”:有場地、有老師、有比賽。
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校長黃志強說,學校重視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體育課上教授足球內容,讓學生在操場的各個角落把球踢起來,高年級學生則組織開展班級內、班級間比賽。
今年初,晉江市心養小學成立了校園足球俱樂部,提出了“人人一個球,天天玩足球,個個很快樂,家家都幸福”的目標。晉江市心養小學校長張金陸說:“每天放學后,學校允許家長憑證件進入校園,和孩子一起踢球玩耍,讓學生真正在踢球的過程中喜歡足球,增強學生體質。”
南安市西溪中學是該市首批4所足球定點校之一,于2012年組建校足球隊,曾獲廈漳泉三市中學足球聯賽第二名。校長莊稼鴻介紹,學校從外省聘請了1名B級足球教練,住在校內給學生上足球課,體育教師中有4人是D級足球教練。
莊稼鴻講述了一件趣事:曾有班主任與足球教練吵架,原因是班主任怕學生踢球訓練時間長而影響學習。于是,學校對校足球隊學生進行專門建檔,跟蹤其學習成績變化。結果發現,踢足球對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影響,很多校隊學生的成績甚至比入校隊以前更好。
據介紹,福建省2014年高考文科第一名林子涵,曾是泉州五中足球隊隊長,參加過2014年泉州市中學生體育聯賽足球賽。
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毛偉雄說:“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不能一陣風似的一哄而上,更不能放棄學校原有的傳統體育特色項目。開展校園足球,應面向全體,做好普及與提高,著力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在參與中找到一兩個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同時,要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切實把足球列入體育課程,激發學生踢球的內生動力,變‘要我運動’為‘我要運動’。”(龍超凡 王強 翁小平 特約通訊員 林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