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就是我們的孩子,教育孩子要從給予愛開始。”在由東南網和福建日報經濟文教部聯合舉辦的“福建最美高校”學生點贊榜活動中,廈門理工學院入圍十強。廈門理工學院校長陳文哲表示,廈門理工學院能夠從省內眾多高校當中脫穎而出,說明學生是愛學校的,社會對廈門理工這幾年的辦學是認可的。
廈門理工學院周末文化集市
溫情教育提升學風建設
文學大師冰心曾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在廈門理工學院,溫情教育是學校獨特的校園文化,而豐富多彩的活動也成為校園文化的載體。
“學生在學校的第一任務是學習。正是因為孩子們還不成熟,所以他們更需要老師和校領導的幫助。”在陳文哲看來,孩子們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學校和老師應該通過各種辦法來幫助學生。
2012級軟服2班的胡同學在大一掛過科,而他也很少和家人談起學校的生活和學習。自從班級開始創建“學習進步”型文明班級后,他重新設定目標,每天和同學們一起練習英語,英語成績有了巨大的提升,還奪得了2014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性格也變得開朗。在2014年文明班級創建決賽現場,胡媽媽特地來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上臺匯報。她激動地說:“感謝文明班級的創建,讓孩子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為了加強學風建設,學校開展“溫情三部曲”主題教育活動。所謂“溫情三部曲”,即學期初“手牽手·一起走”主題教育,以學生假期后收心為目的;學期中,“愛國·愛校·成才”主題教育,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科技文化藝術活動,為學生鍛煉能力、提升素質搭建舞臺;學期末,“關心·幫助·迎考”主題教育活動,將考風考紀教育和復習方法的指導相結合,幫助學生學習和迎考。
良好的學風也讓學校收獲累累碩果,截至今年3月,該校已獲得國家級獎項800余項,在大學生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結構設計、英語競賽、工程算量、物流設計、機器人等國家級大賽中獲一等獎近100項,還將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特等獎、第十一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等收入囊中。
廈門理工學院夜景
廈門理工學院校長陳文哲接受專訪
理工男也要有“文藝范”
今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臺灣知名學者朱高正來到廈門理工學院,做了以《易經》為主題的講座。這是廈門理工學院開展的“國學夜話”講座,定期邀請國學大師來校與學生們交流。這樣的講座在學校十分受歡迎,常常是場場爆滿。
“理工科學生不僅要有理工科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文藝范’。”在校長陳文哲看來,理工科學生更應該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
在廈門理工學院,文明班級創建可謂是個明星活動了。學校從2007年開始,以全新的思路創新文明班級創建活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確立目標,自己努力去實現目標,創過程、創特色、創人氣、創實效。在創建過程中,有的班級創建“全明星班”,通過挖掘個人潛能,打造了學習之星、曲藝之星、書畫之星等,讓人人都成為“明星”。除此之外,學校對還原有的“周末文化大舞臺”進行改版升級,精心打造周末文化集市,著力為普通同學提供更多鍛煉、展示的平臺。在內容上,不僅有傳統的歌舞表演,還有魔術口技演示、手工制作展示、文化民俗體驗、能力與極限挑戰、美食風情薈萃等多種類型的攤位。在學校原創話劇《陪樓》的演出團隊中,一半以上是工科男生,《陪樓》也被媒體稱為“一所理工科大學的人文大戲”。
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記者了解到,作為“地方經濟的人才搖籃”,廈門理工學院已為社會各行業輸送了10萬多名優秀人才。其中廈門建筑、經貿、旅游等行業60%左右的中層或骨干,廈航100多名中層、建行80多名中層都是理工學院畢業生。
在校企合作方面,全球觸控科技行業巨頭宸鴻科技集團與廈門理工學院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球最大的顯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集團、臺灣中華大學也與廈門理工學院牽手,深層次開啟了校校企“4+0”合作模式;ABB、臺達、金龍客車、北京現代、廈航等300余家知名企業相繼與學校共內拓展戰略格局。目前,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300多個。就在今年,學校成立“廈門理工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匯聚政產學研多方資源參與高校辦學事業,開啟校、地、企三方合作共贏模式。
寄語未來
“過去的十年是廈門理工學院跨越發展的十年,學校未來的發展將會更美好。”陳文哲說,近年來廈門理工學院在辦學上堅持自身的特色,并且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接下來,學校仍將堅持自身的辦學優勢,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在人才培養上,為廈門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讓廈門理工的辦學進一步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記者 馮川葉 福建日報記者 陳旻 校通社記者 康添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