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商業新棋“順豐大當家”公開亮相剛兩個月,就被卷入截留配送客戶生意的風波。6月14日午間,順豐創始人王衛在微信朋友圈發出公開回應并道歉。記者注意到,王衛特意提及,客戶訊息“絕對”沒有轉給他人使用。這一細節讓人聯想到不久前順豐與菜鳥網絡的封殺風波,雙方曾就平臺數據共享而互撕。
順豐被曝在客戶包裹貼自家二維碼 王衛公開道歉
王衛在朋友圈內發布稱,“對不起!近期突然多了很多指控性言論,我王衛虛心接受批評,是我在內部管理上不夠完善,衷心致歉!我這在這里表明下我的態度:業務在推廣大當家只是個別地區所為,公司從來是絕對不許在任何包裹上張貼廣告,這次張貼的剛剛撞有同類型的產品,絕對違反公司規定!”
事件的最初源于一家生鮮企業公開指順豐在配送環節截流客戶。自稱生鮮企業宜昌夢橙橙合伙人的鄧健于6月13日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名為《致王衛先生:順豐偷走了我的客戶》的文章,直接喊話順豐創始人王衛。文章稱順豐要求他發貨使用指定包裝箱,但包裝箱上貼著印有“順豐大當家”廣告的二維碼,導致訂單大量損失、代理商退貨,日損失數萬元。
隨著王衛親自道歉并回應,事件的利害關系解讀逐步轉移到物流客戶業務信息和數據安全及利用方面。
快遞領域專家趙小敏曾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據的價值不可估量,它就像一個“檔案館”,掌握著用戶現在和未來的消費趨勢及生活趨勢,且這個“檔案館”還是可更新的。對大型互聯網企業龐大的生態鏈而已,每一環都可以用到這些數據,包括企業的廣告效應、未來的客戶挖掘、將來的金融業務,都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業務進行嚴格細分化。如用戶的年齡階層、性別、愛好、購物習慣和生活工作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