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入“佳”境
如果說第一場“人機對話”是順利完成任務,那么下午第二場“人機對話”就是佳佳給出的一個驚喜。在與塞爾曼教授的對話中,佳佳提問:“你怎么證明你就是塞爾曼教授,而不是另一個機器人?”引得塞爾曼笑著給出了自己出生地的證據。
隨后塞爾曼教授問佳佳:“你多大了?”佳佳回答:“女孩子的年齡是個秘密。”“你作為一個機器人有什么期待嗎?”塞爾曼又問。“我期待周五,發薪日。”佳佳種種機智好玩的回答讓塞爾曼連夸不錯。
在第二場對話的后半部分與德國漢堡大學多模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建偉教授對話時,對張教授一個關于太空中衛星的問題,佳佳給出了一個似乎有哲理的回答:“太空可以是滿的,或者也可以說是空的。”
由于機器人漸入“佳”境,晚上的第三場對話加大了測試力度,讓佳佳同時與美國臉書公司人工智能專家田淵棟、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徐冶、科技類新媒體“知識分子”編輯呂浩然這3位嘉賓群聊。結果佳佳仍然是那個可以時出妙語的佳佳,但網絡帶寬難以承受跨越多國的群聊,網絡延遲較大地影響了對話效果。
不過,佳佳還是表現出了認真溝通的一面,對于“4乘25”這種問題馬上回答100,而對田淵棟拋出的“你覺得你是人類的一員嗎?”這種大招,佳佳誠懇地說:“真心不懂,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