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北京師范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吳和父母依依惜別,踏上了回京的列車,對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他來說,這可能是他今年最后一次和家人團聚。記者注意到,清明小長假期間,像小吳這樣回鄉和父母團聚,或者外出踏青的畢業生并不少。他們把這一次放松看得更像是一種告別青春的儀式,隨之而來的是踏入職場開始一段新的奮斗旅程。
小吳的家鄉離北京并不近,坐高鐵需要五個多小時。過去上學時他每年只會在暑假和寒假回家,用他的話說是已經多年未見家鄉的桃花和油菜花了。今年他終于下定決心,在清明小長假坐上了回家的列車。小吳已經接到了一家央企的錄取意向,假期結束就要開始實習,“我的崗位可能入職后還要外派出國,所以這次抓緊時間回家和父母聚聚。”
在家小吳只度過了兩個整天,他格外珍惜。第一天上午幫父母上山采了茶葉,下午去竹園里挖了筍。第二天他特意去祭拜了自己的爺爺。“上大學后就沒在清明節回家掃過墓,以后工作忙了,可能機會就更少了。”小吳說,他給父母做了三頓飯,雖然自己覺得可能并不好吃,但父母還是一掃而光。
北京林業大學的小陳在清明假期選擇和同學開啟了一路向南的畢業旅行,為此她還跟老師請了幾天假,“幸好現在已經沒課了,我跟老師說我會努力改好自己的畢業論文。”她笑道,假期前兩天她們已經在欣賞桂林的山水美景,之后還將前往海南,“之所以選擇桂林,是因為我父母在不遠處的柳州工作,我可以先把一部分行李帶回家,這樣畢業搬家就輕松了。”她說。
記者注意到,清明假期選擇返鄉探親或畢業旅行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往年大學生的畢業旅行通常會在七八月份才開啟,現在不少畢業生早早就踏上了旅程。小陳說,她們把畢業前的放松看得更像是一場告別青春的儀式,后面畢業、實習、工作繁忙。現在競爭更為激烈,提前放松是因為奮斗需要提前,為職業理想打拼的大幕即將拉開。本報記者 張航 J067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