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長遠的考慮
想留濟南打拼,就讓視頻通話拉近距離
其實姜心語對自己手繪上傳到網上的圖并不滿意,在她看來,由于當時時間有限,圖只是自己用碳素筆簡單畫的,沒有彩印的真切有效。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奶奶已經越來越熟練地使用智能手機和孫女通話、微信語音、發照片。奶奶和她視頻通話時,村里人看到了,奶奶總會驕傲地說:“我在和我孫女視頻。”
其實教奶奶學用智能機,姜心語有更長遠的考慮。
姜心語告訴紫牛新聞記者,自己從小就和奶奶很親密,感情特別好。“奶奶從里到外的衣服都是我買的,還會用攢下來的錢帶她出去旅游。每次奶奶來家里,總是一個被窩一起睡覺。”現在姜心語已經回到了學校,將來也準備留在濟南工作,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奶奶還留在威海家里。姜心語說,平時也會想念家里人,如果自己留在外地工作,就必須要找一個辦法能夠拉近自己和家人的距離,這次堅持努力教奶奶學習使用智能機也是出于這樣的考慮。
“因為工作以后會很忙,沒有時間經常回去,所以總要有一個辦法,一定要讓奶奶學會這個。奶奶知道了以后也明白,現在老人機壞了,別無退路了,必須學會智能手機。”
激起漣漪
沒想到,這事引起好多人共鳴
姜同學將手繪的說明書發到朋友圈以后,一位同學投稿到了當地的報社,報社用微博發了出來,一下吸引了眾多網友“圍觀”。網友紛紛評論留言。很多網友都表示“深有同感”:覺得教老年人玩轉手機是件困難的事,年紀大的人掌握智能手機功能慢,有畏難和依賴情緒,遇到手機提示中出現的復雜詞匯又難以理解。有網友表示自己也想要教奶奶使用智能機,但奶奶總是覺得不會不肯學,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家的老人不識字,沒法用這種辦法教。
姜心語說自己也認真看了網上的評論,對于這樣的問題,她在繪畫時也有考慮到,所以盡可能地避免使用一些專業詞匯,用奶奶能看懂的語言寫下來。如果不認識字的話,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截屏彩印下來。然后根據每一個步驟用紅筆在彩印紙上標注出來,這樣畫面可以放大,對視力不太好的老年人來說比較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