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最頂尖實驗室,獲北大直博
大二時,王楊璐在了解到之前有很多學姐學長都保送中科院研究生后,也有了這樣的計劃。去年暑假,她參加了中科院暑期夏令營,并獲得保送名額。“在大家都覺得我可以安穩舒適進中科院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想試試頂尖的東西,想試試走在最前沿的研究。”
去年9月,王楊璐申請了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院,希望進入干細胞領域頂尖的實驗室進行深造。由于時間緊張,接到北大老師的電話后,王楊璐第二天就趕到北京,當天晚上先和師姐師兄面試。“面試了一個半小時,問了一些跨專業的知識,但在本科階段沒有學過,我想這次肯定沒戲了。”
為了第二天正式面試,王楊璐又熬夜完成了本科階段科研介紹的ppt。在面試交流中,本科階段豐富的科研經歷,讓她得到老師認可,最終獲得北大直博。
王楊璐說,瓜子嗑多了會上火,所以就開始反思,覺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一碗清湯。“學術更像熬清湯一樣,它可能平淡無奇,但它是湯中極品,所以希望有一天能夠熬出自己的一碗科研的清湯。”
再回顧自己的本科生活,從一開始的啃骨頭,到慢慢的漸入佳境嗑瓜子,以及到最后自我反思之后覺得自己需要熬清湯。王楊璐說,其實每一個轉折每一個選擇是非常自然的,因為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小目標,而每次進步后都是一個新起點。
在北大實驗室完成2個月實習的經歷,讓王楊璐找到了新的目標。“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沒有雙休、沒有假期,工作學習節奏特別快,但師兄師姐們都抱著推動人類進步的宏偉目標在奮斗。”王楊璐說,自己過去的目標顯得有些渺小,比如獎學金、考研,但是走進這樣的學術氛圍中,她表示自己已經做好改變自己的準備。
輔導員肖媛媛告訴記者,王楊璐是最近幾年全學院唯一一個獲得北大直博的學生,在世界大學生藥苑論壇上獲得的創新成果一等獎為她申請直博加分不少。“其實除了科研這一部分做得很扎實,學校、學院的各項活動她也積極參與,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
人物介紹
王楊璐,西南大學2014級藥學院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目前已保送北大直博。曾任校團委學術科技部副部長,現任2016級制藥1班助理輔導員。曾獲國家獎學金,校特等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和校二等獎學金;校優秀學生標兵、校三好學生(2次)、優秀班干部、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優秀共青團員(2次);2016世界大學生藥苑論壇創新成果一等獎和優秀論文獎、西南大學第八屆本科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一等獎;主持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項,西南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1項,并全部順利結題;發表學術論文1篇(二作);參加了西安“全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第三屆放線菌生物學與產業化暨首屆微生物藥物學學術研討會”(志愿者);現以本專業第一名的成績保送至北京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上游新聞-慢新聞記者 王乙竹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