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她差點兒當了“逃兵”
據了解,羅忠花的老家在黔西南的一個苗族村寨,她從小學習成績好,考上了浙江一所師范學校。畢業的時候,她本來有一個留在浙江教書的機會,可是她選擇回到貴州。“回到老家農村教書,我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吧! 這里更需要老師。”她說。
可是,剛來學校一段時間,她還是差點兒當了“逃兵”。
“壯志滿滿出發,到了地方也傻眼了。”她坦言,梨樹坪小學的條件很差,她被安排住在一間小房子里,晚上睡覺的時候,有蟲子爬進過她的脖子;窗子是透風的,冬天濕冷的風從窗子往屋子里灌;學校也沒有洗澡的地方,她只有每個周末回家才能洗一次澡……
那段時間,羅忠花想過離開。一位她很尊敬的高中老師勸她:“你才待了那么幾天就受不了了? 很多老師年輕的時候在農村待過十多年呢! 像你當初一樣,你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他們家庭全部的希望。”
羅忠花又看到學校的老校長,頭發花白了,一直守在這里,“這么多人都能堅守,我為什么不能呢?”
有一天,她下課回宿舍的路上,突然注意到學校圍墻上的一句話:“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那堵墻很破舊了,紅色的漆字歪歪斜斜地印在上面,就好像那些孩子們用稚嫩和并不標準的普通話對她說:“老師,我們想上學,我們要好好學習,考到外面去。”她一下鼻子發酸,她想為孩子們做些事情。她跟自己說,“要留下來。”
后來一切開始慢慢好轉,不久前,學校建起了新的宿舍樓,教學也有了多媒體。“以前上課講大海,孩子們不知道海是什么樣子。現在課上我可以給他們播放大海的視頻和圖片。”羅忠花感嘆。
拍婚紗照的時候,她還特意帶著孩子們以那堵墻為背景,拍了一張照片。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張,她說她要把這張照片放大,掛在新家里。
這組特殊的婚紗照受到關注,很多網友留言跟她互動。她最感動的一條留言來自她的同行。這位老師留言說,她自己也剛剛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工作條件艱苦,她本來已經打算離開了,可是看到羅忠花的婚紗照,覺得特別感動。于是決定,要繼續留在農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