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截圖,結尾的時候,告訴觀眾當時有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
根據自己外婆親歷的故事改編
導演駱翼云是南京姑娘,是南師附中2010年畢業的,2010至2014年在美國Emory大學,2015年至今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當記者問她怎么想到要拍這部影片?她說:“應該是從小長大的過程中,深受那段歷史的影響,因為我的外婆,我們家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從小就聽到這個華小姐的故事,我外婆說華小姐是南京人的活菩薩。”
“我小的時候,老師組織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我也說不忘歷史,要珍愛和平,我覺得南京就是這樣一個歷史的象征,在百年浩劫后,咱們南京人對和平的珍愛是不比猶太人差的。”駱翼云說,她到了國外留學后發現,說到大屠殺,大家都知道猶太人的遭遇,因為猶太人的遭遇占據了西方主流媒體。西方人都知道《辛德勒的名單》,但很少人知道南京大屠殺,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中國是二戰的國家之一。所以她覺得有必要做些什么。
學金融轉向學電影
駱翼云在大學本科階段學的是金融類,研究生改學電影制片。記者問她為什么有這樣的轉變。她說,自己一直喜歡電影,上研究生階段有了這個機會,所以抓住機會去學電影制片。她認為,電影是資本與藝術的結合,所以自己并不后悔一開始學金融,但在拍《金陵止戈人》時沒有任何資本介入,她怕商業化或娛樂化,因為這是一個嚴肅的題材。
“我們沒有任何錢,都是自掏腰包,也沒有器材,我當時拿著自己的手機,用自拍桿跟拍,酷暑天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女主角就在前面走,我就拿著自拍桿跟著她,成本大約一百美金吧。”駱翼云說,拍攝過程非常辛苦,有一個場景是女主角需要從四十多級臺階上走下去,她在后面跟拍她走的過程,表現她當上志愿者后非常激動,想回去告訴她的外婆,走得非常快,在烈日下走了許多遍。因為當時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有很多人,經常有人觀看,所以要趁沒有人的時候再拍一遍,為了這個鏡頭她們走臺階走了二十多遍。
【影片女主角】
“拍攝的時候就我們三人,剪輯來來回回剪輯了一個多月,因為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找過很多外國朋友,學電影的朋友、老師來給些意見,一分鐘的短片剪了幾十稿,其實時間越短,越難講好這個故事。”駱翼云說,剪完就拿給外國朋友看,看他們能不能看懂,怎么讓他們能夠看得明白,成為剪輯突破的痛點。
拍攝時也沒有想過是沖著獲獎去的,完全沒有想到。拍攝前,駱翼云采訪一些身邊的朋友,他們在東南亞、中東做過志愿者,問問他們出訪前會干什么。他們說去換錢、申請簽證、會去給家人打電話什么的,然后就按這些細節去拍攝。
在宣傳的時候也受到高中朋友,南師附中的朋友支持,因為第一輪是海選投票,要在兩百多個一分鐘短片里海選投出前二十名,然后第二輪才是評委選,評委的投票把這部短片選成了最佳短片,所以當時她挺感動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