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平日的賣萌照
程軍在南京某高校音樂專業就讀,他一直渴望在音樂之路上有所成就,起初對做生意絲毫不感興趣。程先生夫妻多次苦口婆心地給他上“社會課”,最終的結果卻事與愿違。
溝通無果后,程先生和妻子商議后,在2016年5月趁兒子在校讀書時,到當地工商部門辦理了企業名稱變更手續,并向工商部門出具2016年5月12日擬定的企業轉讓協議書一份,主要載明程先生“將自己名下的企業資產和企業名稱一并轉讓給程軍,程軍一次性支付轉讓款1200萬元,轉讓手續由程先生代為辦理”,協議書落款處還有“程軍”的簽名。
生米煮成了熟飯。原本在讀大二的程軍轉身成了名副其實的老板。
去年放暑假回家,得知自己成了家族企業的合法所有人,程軍不是興奮,而是惱怒,要求父母撤銷轉讓。幾番與父母商議無果,去年12月底,他果斷將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判決簽訂的企業轉讓協議書無效。
從江蘇法院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該案判決書可以看到,程軍通過代理律師陳述了理由: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父母冒用自己的簽名簽訂了企業轉讓協議書,并在工商登記部門將原本父親名下的企業變更到自己名下,這才訴至法院。
被兒子告上法庭的老程有些難過。他在法庭上說,自己年紀大了,期望兒子來接班。可兒子念的是音樂學院,想將來根據自己的興趣發展,加上現在企業還有點貸款,他可能對此有些擔心。那份轉讓協議上的簽名是自己和妻子代簽的,整件事情事先的確沒跟他說過,企業變更登記過后才告訴他的。
法院審理查明,程先生和妻子在兒子不知情的狀態下,代他簽了轉讓協議書。企業變更登記后,還是他的父親在經營,程軍作為未畢業的學生也沒能力支付1200萬的轉讓款。企業轉讓協議書并非程軍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前不久,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該企業裁定轉讓協議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