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外出打工,子女寄宿托管,這幾乎是小鎮留守兒童的常態。思旺鎮中心小學校長楊集作說,該小學目前有1978名學生,留守兒童大約七八百人,“有的人參加午托,有的全托,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在該小學周圍1公里左右,大約有10家托管機構,有的還承諾可進行課外輔導。楊集作說,一些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又不放心老人照管孩子,便把學生送到托管機構,周末再回家與老人團聚。
工商部門的資料顯示,天天托管中心的法定代表人是譚升林。多名學生及其家長告訴記者,他們不常見到譚升林,不過,一個叫譚家權的男子經常在機構里照顧學生。
譚家權的另一個身份是思旺第二初級中學歷史教師。譚家權曾經的一名學生回憶,他看起來“還是蠻帥氣的”,戴著眼鏡,斯斯文文的。
事實上,也正是教師的角色,讓一些學生及家長對這家托管機構增添了信賴。
然而,將教師與校外托管機構隔離開來,正是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努力工作的目標之一。今年3月,平南縣教育局還下發通知,重申禁止在職干部、教師開辦學生校外托管機構或在學生校外托管機構兼職,否則將視情節給予紀律處分。
并不知道這些的王晴,在低年級時即開始了托管中心的寄宿生活:機構負責她的一日三餐,負責接她上學放學,還負責晚上檢查作業。
王晴記得,當時負責接送自己及其他幾名學生的,就是譚家權,而到了晚上,“譚老師還會給我們蓋被子”,“原先覺得他對人很好”。
在年幼的王晴心里,譚家權家庭幸福,妻子漂亮,“我很羨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