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春節(jié)長假,相親成了不少單身男女的“必修課”。隨著年齡增長,懸而未決的婚姻大事不僅令父母揪心,更讓自己尷尬。趁著春節(jié)走親訪友,不少大齡青年被安排“趕場”相親。2月7日,25歲的瑞昌姑娘小柯告訴潯陽晚報記者,她在7天的春節(jié)假期里竟然被安排相了10次親均無果。
1、7天被相親10次
“別人過年要錢,我過年要命,大過年的,一共放7天假,我媽還有我那些親戚也不閑著,給我安排了10場相親,讓不讓人活了?”2月7日,瑞昌姑娘小柯向潯陽晚報記者道出自己“新年坑爹相親史”。
小柯稱,7天的春節(jié)假期里被安排了10次相親,分別是領導、親戚、同學介紹的,甚至正月初一也沒消停。10個相親男子中,小柯不是對個子不滿意,就是感覺雙方聊不來。10個相親男子中有好幾個現(xiàn)在都忘記長什么樣了,最讓小柯無語的是一個在外工作的男子。
“當時是正月初三,為了美,我沒戴眼鏡。遠處看,他還挺標準的,身材個頭都挺勻稱,可坐下來吃飯才看到他流著一行鼻涕,更讓我受不了的是他不用紙擦,而是一直往回抽。整個過程聊什么我都沒法投入,直到我倆分開,他也沒有擦去鼻涕……”小柯說,自從那次失敗的相親后,她回家向父母表示拒絕相親,不過,再后來還是被家里軟磨硬泡繼續(xù)相親,但每次都敷衍了事。
小柯說,自從大學畢業(yè)以來,她相了不下30次的親了,各種“奇葩”相親經歷把她“搞傷”了。小柯最后表示,“我的反抗計劃現(xiàn)在開始,以后老媽叫我去相親,堅決不去!”
2、工作忙、沒時間是單身主因
“不是在相親,就是在準備相親的路上。”談起春節(jié)期間相親的經歷,小柯說,她身邊還有很多像她一樣的大齡女青年,由于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和機會結交異性朋友,于是就借著春節(jié)“趕場”。
小柯的經歷也引起了周圍朋友的圍觀熱議,有朋友紛紛吐槽過年期間被安排多場相親,直言“心煩、壓力大、傷不起”。
潯陽晚報記者從一家規(guī)模較大的婚介交友中心了解到,春節(jié)前一個月和節(jié)后一段時間內,在該中心注冊成為會員的年輕人是平時的兩倍多,“節(jié)前主要是迫于過年要帶對象回家的家庭壓力,節(jié)后則更多的是受到同齡人已婚成家的刺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潯陽晚報記者。
3、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相親
年輕人傾向“先立業(yè)后成家”,憂心子女終身大事的長輩們希望延續(xù)香火,這成為春節(jié)“逼婚潮”背后一對難掌控的矛盾。幾年前通過相親結婚的32歲黃先生表示,長輩們多關注子女的“精神需求”,而年輕人則應主動調整自己對婚戀的心態(tài),在尋找另一半的行動上更為積極。
“隨著年齡的增長,長輩們一個很大的心愿是希望能把香火延續(xù)下去,且孫輩的誕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新的希望。這樣來講,父母一方擔心子女的婚姻狀況乃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是讓子女獨立。婚戀畢竟是下一代自己的事情,父母在安排、催促子女相親前,一定要和他們多溝通。”黃先生說。
黃先生建議,年輕人學習長輩身上積極的婚戀態(tài)度:“父母安排的相親雖說雙方不可能知根知底,但多少會有所了解,信用門檻已經被人為提高,當事人設防度可以降低一點,有人愿意為你牽線搭橋時,就應該打消顧慮,去掉包袱,自然坦率地認真對待接受。如果草率對待相親,時間長了,有的大齡青年覺得自己在婚姻中沒有市場,最后干脆選擇放棄。所以,在每次相親時要放下顧慮,展現(xiàn)最優(yōu)秀的一面,給自己制造機會,也給別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