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長輩們都有給晚輩發壓歲錢的傳統。如今,壓歲錢的數額小到幾百,大到成千上萬,孩子們幾乎都可以“一夜暴富”。近日,記者面向杭城多個學校,隨機做了一項關于壓歲錢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共計收回有效答卷1035份。其中一項數據顯示,竟有6位同學今年收到的壓歲錢已經超過了5萬元,甚至更多。
那么,到底要不要給孩子發壓歲錢?發多少合適?孩子如果收到“巨額”壓歲錢,怎么處理?每一個選擇,都在考驗家長的智慧,體現出家庭教育的理念與風格。
時報記者 周宇琪
今年壓歲錢收到多少
調查中有6個孩子超5萬元
“以前大人給個幾十元就算大款了,現在的小孩子,壓歲錢真是不得了呀,一個紅包少說也有五六百,多的都要上萬了!”參與問卷調查的一名家長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在參與調查的1035名同學當中,紅包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96名,1001-3000元的有252名,3001-5000元的有226名,5001-10000元的有306名,超過10000元的149名,另外更有6名同學的壓歲錢收入超過了50000元。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學生的壓歲錢跟往年比沒有縮水,甚至有上升的趨勢,5000到10000的比較普遍,上萬的也不稀奇。
金都天長小學四年級學生陽陽說:“今年春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合計給了1萬多元。大伯、姨婆、舅公、表姨、表舅等人也給了紅包,我一共收了2萬多元壓歲錢。”勝利實驗學校8歲的小涵透露,她今年收了1萬多元的壓歲錢,比以前多了2000元。
之所以孩子的壓歲錢越來越多,是因為長輩們出手越來越闊綽,而且單個紅包的金額也越包越大。記者調查發現,這些“超大紅包”大多來源于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手,甚至還有長輩之間比著給壓歲錢的。“大年初一,聽我說孩子他奶奶給了5000元壓歲錢,外婆初二馬上給包了6000元的紅包。”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今年7歲,自打出生起,兩家老人就是這么比著給壓歲錢的。今年外婆給1000元,奶奶肯定就要給2000元……就這樣“壓歲錢”連年看漲,這個春節,兒子僅從奶奶和外婆那里得到的壓歲錢就輕松過萬了。
壓歲錢怎么花
這個一年級伢兒的做法很暖心
那么,孩子們的壓歲錢一年年“水漲船高”,究竟怎么處理這筆錢才合適呢?
近日,飲馬井巷小學一(3)班胡今的做法就很暖心,他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壓歲錢,捐給了麗水貧困山區與自己結對子的小女孩。“這已經是孩子第二年主動拿出自己的壓歲錢幫助他人了。”胡今的媽媽告訴記者。
每年春節,胡今從長輩手中都能得到1萬余元的壓歲錢。面對這筆“巨資”,孩子也樂開了花。“看著兒子 暴富后的亢奮,我和丈夫感到事態嚴重。這并不是簡單的幾個錢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孩子的理財教育問題。”胡今的媽媽在與丈夫合計后,決定就“如何用好壓歲錢”給孩子上一堂“理財課”。
胡今的爸爸首先提出一招:存銀行,在銀行給孩子開個戶頭,把壓歲錢存進去。以后,這個戶頭就是孩子個人專用的了。他認為設立孩子個人賬戶,有利于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科學理財的好習慣。于是,從2010年起,胡今每年都會把自己的壓歲錢存進銀行。
直到去年,胡今跟著爸爸在吳山廣場游玩時,碰巧遇到了“彩虹計劃”公益宣傳活動,胡今了解了活動內容后,便主動提出想幫助貧困山區的同齡人,在爸爸的支持下,胡今現場便與麗水山區的一個小女孩完成結對,并每年自愿地拿出自己的部分壓歲錢幫助她的生活。
除了通過給孩子銀行開戶頭和愛心捐獻等壓歲錢處理方式之外,此次問卷調查中,也有不少家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部分家長將壓歲錢當作獎金,獎勵孩子的良好行為。也有家長會把孩子的壓歲錢納入家庭計劃,比如交學費、買學區房等。
孩子壓歲錢比家長年終獎還多
壓歲錢到底該不該交由父母保管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在“你如何看待壓歲錢上交父母的行為?”這個問題上,家長們的分歧比較大。有65%的受訪者表示支持,他們認為畢竟孩子還小,不懂如何規劃錢財,家長會代孩子作出理財決定。而有16%的受訪者表示反對,理由是這樣做會剝奪孩子的自主權。另外,還有19%的家長對該問題表示無所謂。
同時,記者還發現一個現象,有位支持全部收繳孩子壓歲錢的受訪者坦言,孩子就是自己的“紅包收割機”。“過個年,花掉了我兩個月的工資,不僅要給親戚孩子壓歲錢,還要給父母買禮物。”她還打趣說,自己孩子過年輕輕松松收的壓歲錢比自己辛苦一年的年終獎還多。
對此,另一位家長王先生也表示認同:“平時孩子的吃穿用度還是挺寬松的,孩子知道歸根結底還是父母給的,壓歲錢雖然是上交了,但最終還是用在他們身上,所以他對于壓歲錢上交也沒有什么抵觸,孩子每年自動上交,由我們統一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收繳孩子壓歲錢的受訪者中,有近一半的家長選擇部分收繳,他們認為孩子不需要掌握較多數額的錢,因此收繳大部分,但會留下少數零花錢給孩子,并由孩子決定用途,以此培養孩子的自主性。比如在互聯網行業做管理工作的家長葉女士說:“我不會把壓歲錢都交給孩子,但會給他一定額度內的花錢自由。”
別讓孩子做你的“紅包收割機”
家長應關注孩子理財意識培養
對于家長該不該收走孩子的壓歲錢這個話題,永天實驗小學校長徐雪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身為語文老師的他先從壓歲錢的字面含義進行解讀,他認為家長首先應該告訴孩子們“壓歲”是指父母長輩對孩子給予期望和祝福。而對于壓歲錢的處理,徐校長說:“壓歲錢可能是孩子最早接觸到的金錢,金錢會陪伴人終生,因此,怎樣看待金錢、怎樣花手里的錢、怎樣用錢去創造幸福,這都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 紅包收割機是不值得提倡的。”徐雪明建議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成長情況,逐步引導孩子支配壓歲錢。如孩子小的時候,想買什么用多少可以向父母“報批”,父母幫孩子合理支配金錢。等孩子到了中、高年級,有了自己支配金錢的意識,在合理的情況下,不妨全權由孩子支配,并為孩子準備一本賬本,錢用了多少,花在哪里,也可以指導孩子記下來。“不要粗暴地沒收 孩子的壓歲錢,這很不可取。”徐校長強調說。
此外,徐雪明還指出,家長和孩子應該一起理性、科學看待壓歲錢,給孩子開戶存銀行、公益獻愛心等都是好辦法。通過壓歲錢,一方面,孩子真正感受到長輩的美好祝福;另一方面,家長獲得一個教育契機,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和理財能力,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