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博物館欣賞,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憂慮在傅燕翔腦海里揮之不去。傅燕翔和學生們決定辦個藍染印花布展覽。師生們掏錢,布料、針線、染料都齊全了,可是要做成什么樣子呢?傅燕翔啟發學生打開思維,放開手腳,只要生活中需要的,什么都可以嘗試做。
2016年11月4日,傅燕翔師生的展覽如期舉辦。絲綢屏風、筆記本封面、裝飾畫……一系列藍染印花布作品吸引了許多人駐足欣賞,不時有人詢問這些是否出售。
“藍染布本來是百姓們生活的必需,可是漸漸地人們覺得它的圖案太喜慶吉利,有些老氣,不愿再用。現在我們把現代元素加入藍染印花布,很多人來問價格,說明是喜歡這些作品的。”傅燕翔說,“如果藍染花布以后只能在博物館欣賞,那它就‘死’了,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展覽的成功讓傅燕翔師生看到了希望。接下來,他們計劃繼續研究,嘗試紅、綠、黃等不同顏色,并建立品牌,實現創新創業的協同發展。
“大學生應該盡一份力量”
湘潭大學創行團隊魅城魅影項目組也緊鑼密鼓展開了行動。湘潭市先鋒小學的課堂上,湘潭大學創行團隊魅城魅影項目組的成員給孩子們演示操作紙影的方法。
項目組與吳氏紙影的傳承人吳升平老人合作,先后走訪湘潭市青少年宮、仙女山風景區等多處教育場所和社區,宣傳紙影文化。項目組幫助吳升平建立了吳氏紙影博物館,創作了原創紙影武俠劇《俠客魅影》和別開生面的紙影街舞表演,同時還完成了綜合性旅游路線的搭建、微信公眾號的創建與運營。
“辦法總比看法多,克服了困難的成果更有味道。我們魅城魅影項目組工作起步時,有人很不以為然。看了我們的成果后,這些人改變了看法。”創行團隊隊長曾元慧說,“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我們大學生應該盡一份力量。”(光明日報記者 唐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