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農歷臘月二十七,距離過年還有三天。一個暖心的返鄉故事,“高爾夫大叔”楊衛,很快成為春運大幕下的一名“網紅”。然而,回家不到四天,楊衛便偷偷回到北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將這一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歸結于“無法與父母溝通”,而“無法溝通”則是父母責怪他“在北京沒掙著錢”。 楊衛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宣示著自己的“性格”。他渴望改變,卻不知從何處入手。于是,楊衛決定從“和解”開始。一年沒有給家里打過電話的他,給60歲的老母親打了個電話,手機里,母親的備注名叫“愛的奉獻”。除了那件150元買來的迷彩服,都是業主送的。
返鄉4天賭氣回京 “高爾夫大叔”成為春運大幕下的“網紅” 網絡配圖
1月24日,農歷臘月二十七,距離過年還有三天。13天之前,北京西站廣場上,因隨身攜帶的一根高爾夫球桿,楊衛吸引了媒體的注意。這支50元錢的球桿,是他帶給11歲兒子的新年禮物。
一個暖心的返鄉故事,“高爾夫大叔”楊衛,很快成為春運大幕下的一名“網紅”。然而,回家不到四天,楊衛便偷偷回到北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將這一常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歸結于“無法與父母溝通”,而“無法溝通”則是父母責怪他“在北京沒掙著錢”。
楊衛用離家出走的方式,宣示著自己的“性格”。他渴望改變,卻不知從何處入手。于是,楊衛決定從“和解”開始。一年沒有給家里打過電話的他,給60歲的老母親打了個電話,手機里,母親的備注名叫“愛的奉獻”。
生活
楊衛的理想是當一名“領班”,能夠指揮手下一百多號環衛工。然而直到昨天,他還只是這一百多人中的普通一員。
他今年38歲了,從初二那年輟學打工算起,楊衛已經在外“漂”了20年。在老家,他給人種蘋果、刷大白、壘豬圈,有一搭沒一搭地掙點零錢。
2006年,楊衛的兒子出生,他逐漸開始考慮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養活一家三口。2009年,物業公司在老家招人,楊衛和幾名老鄉應聘成功,從山西芮城縣,一路來到北京北六環的一處高檔小區,做起了園林養護。
楊衛一度對這份工作很滿意。在2009年,他的工資是1050元,包吃住。工作內容并不復雜,不需要專業技能。業主有修建花圃的需求,帶著剪刀過去,咔嚓一陣后,就算完成服務。隔三差五,還能去鄰近的沙河鎮喝一點燕京啤酒。
7年過去了,楊衛的工種從“園藝”,換到了“環衛”,工資也漲到了3000元。如果他愿意每天工作十個小時,算上績效,楊衛每個月能掙3200元。
楊衛并沒有存下錢。在過去的一年,他吃在小區附近的山西面館,跟老鄉兩個人,一頓能喝掉四瓶啤酒,一天喝兩頓;十元一包的煙,兩天抽掉一包。物業公司設有食堂,每個月另給300元飯補,但是他很少在食堂吃飯。
“騎自行車到食堂,要十分鐘,到山西面館只要五分鐘,我的時間很寶貴。”楊衛搓著手。他帶著十元錢買來的護耳,迷彩棉服里套了一件薄棉衣,一件夾克,一件襯衫外面罩著秋衣。除了那件150元買來的迷彩服,都是業主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