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繼續 善行不止
作為在校大學生來說,每天都自費買一份午飯送人,也有點經濟壓力吧?
“這不叫事兒,我每個月少買兩件衣服,陳叔的午飯錢就有了。”平茜笑著說,認識老陳之前,每個月家里給的生活費,她一般不到月底就花光了。
開始給老陳送午飯后,平茜節儉了很多,省下來的錢都花到了老陳身上。
“這不還有我嘛,跟著我有肉吃!”牛靖萱更爽快。
從大一開始,牛靖萱就在課余的閑暇時間在外打工掙錢。雖然自己的家庭條件不錯,但一個月下來,牛靖萱的生活開銷沒用到家里一分錢。
所以,這對兒小情侶從未在幫助老陳的事兒上為錢發愁過。
1月15日學校放假,平茜和牛靖萱要各自回家過年了。
離校前,倆人買了很多好吃的,騎著電動車馱到老陳家,“陳叔,這些吃的都留好,保證您春節餓不著!”
平茜和牛靖萱早計劃好了。平茜來年準備考河北師大的研究生,牛靖萱將來也是,按照計劃,倆人至少還要在河北師大呆上四五年。這樣,他們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能堅持給老陳送飯。
至于研究生畢業以后,這對兒年輕人準備留在石家莊生活,因為這里有需要照顧的老陳。
“陳叔,您就是我們的親人。就是將來工作了,成家了,也一樣照顧您!”平茜和牛靖萱兩個人,說這話時目光很堅定,也很真誠。
來石15年的簡單生活
老陳并不老,今年剛50歲,全名陳全喜。
1967年,陳全喜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楊樓鎮尹莊村。1歲多的時候因小兒麻痹,落下終生殘疾。從懂事那天起,小全喜就知道,他只能“蹲”著走路。
23歲那年,陳全喜有了平生第一輛殘疾人手搖車。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陳全喜開始出門掙錢。
2002年春節過后,陳全喜在老鄉的幫助下來到石家莊,找了一間月租50元的民房,在西三教舊村安置下來。又花90元從南三條買了一套修鞋工具,在紅旗大街附近的西南高教區附近擺起修鞋攤。
2014年秋天,陳全喜在好心人的建議下,來到河北師大新校區附近的南栗村租了間民房。自此之后,省會裕翔街河北師大東門口旁的便道上,多了一位修鞋的男子。
“在石家莊生活,很幸福!”
老陳修鞋仔細,活干得好,人又老實,結交了不少朋友。
在西南高教區擺攤的12年里,數不清的人幫過他、照顧過他、牽掛著他。
河北經貿大學的男學生給他送過飯,過年還給他買新衣服;河北師大的女學生給他送過水果,沒事兒就給他打電話噓寒問暖;高校居民區的老人,找老陳修完鞋從來不讓找零,還送給他一個電飯鍋……
在師大新校區這邊,老陳過得依然不錯。
城管部門特別照顧老陳,允許他把攤位擺在路邊。房東耿先生和愛人每天都給老陳打幾桶自來水,送到他的屋子里。80多歲的強大爺,經常找老陳聊天,還不時送些吃的給他……
“從搖著手搖車出門掙錢開始,我已經在外面漂泊了27年,這期間,我覺得在石家莊是最幸福的!”
老陳說,太多太多的石家莊人給予了他無以回報的幫助,讓他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