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凌晨5點,當成都還在熟睡中,然而,每天此時,每條街上,都會有一抹抹亮橙色默默移動——他們就是“城市美容師”。天亮了,人們眼中的城市是那般的干凈整潔,而在干凈整潔的背后,是無數環衛工人灑下的汗水與艱辛。
凌晨4點56分,周桂枝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馬丁 攝
凌晨4點56分 她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1月20日,大寒,凌晨4點,室外氣溫3攝氏度。按下鬧鈴,環衛工人周桂枝不敢猶豫,翻身爬起來,輕手輕腳地洗漱完畢,穿上橙色外套,騎上電動車,獨自穿行繞城、三環,來到中環路紫瑞大道。
一輛小型保潔車、一把掃帚、一個撮箕、幾張抹布,就是周桂枝全部的工具。4點56分,周桂枝和她那輛小型的保潔車,已經出現在紫瑞北街上。借著昏暗的路燈,她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周桂枝弓著背,拿著比她高的掃帚,輕輕地左右揮掃起來,“第一遍普掃,第二遍打灰……”半個小時后,周桂枝的手心開始冒汗。
5點到崗,下午1點下班;1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作為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無論寒冬還是酷暑,13年來,在這條街上總是有她忙碌的身影——拿著撮箕清掏垃圾筒,揮著掃帚清掃樹葉,仔細抹著垃圾筒……環衛技術能手 遇到突擊任務隨叫隨到2003年,37歲的周桂枝從一名建筑工人成為環衛工人。“環衛工作雖然簡單,看起來不用動腦子,其實我們也要想辦法,怎樣才能做得又快又干凈又省力。”說著,周桂枝就向記者示范起自己的一些“工作技巧”,“你看,掃帚正著掃、側著掃、推著掃,效果都不一樣。掌握了用掃帚的技巧,別人掃10米的時間,我可以掃20米。”
周桂枝在區上的環衛大賽中被評為“環衛技術能手”,將自己的想法實踐到工作中,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幫助其他同事提高環衛技能。“遇到應急突擊任務,如地面污染等,不管半夜、凌晨或節假日,隨喊隨到。”高建環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工作量增加 依舊毫無怨言
從2016年年初開始,周桂枝負責的路面少了兩個人,“回去帶孫子了。”工作量增加了,周桂枝依舊是毫無怨言,“我挺滿意的,兒子在成都安了家,我除了工作還有時間帶下孫兒。”
采訪當天是農歷小年,談及春節的安排時,老家在眉山的周桂枝說,自己會和平常一樣,繼續工作。“當然也想回家啊,我13年春節都沒回過家。”說到此時,她的眼眶濕潤了,悄悄別過頭去,不想讓記者看到她難過的表情,“我們都回家了,誰來掃地呢?”一句反問,訴說著成都多少環衛工人的擔當。
“環衛工作雖然簡單,但是停不下來。尤其是過年過節,生活垃圾比平常多很多。”隨后,周桂枝話鋒一轉,“春節嘛,就是圖個熱鬧、喜慶,我們會理解的,這個時候我們苦點、累點,但能讓大家過個好年,這都沒什么。”
“春節,苦點、累點,沒有什么。”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人看到她對環衛工作的堅守和熱愛,對這座城市的熱愛。“環衛工作嘛,我們做八分,還有兩分要靠大家一起維護,不亂扔不亂拋。”這是一名普通環衛工人的新年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