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玻璃女孩”是脆弱的,把她和考研聯系在一起,大家一定覺得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然而在鞍山調皮鐵西八家子街道東民生社區就有這樣一個女孩,用自己的勤奮求知,今年從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畢業后,又朝著自己的考研夢勇敢前行。
“玻璃女孩”出生6個月患上脆骨癥
即使被老天爺這樣殘忍對待,然而微笑仍時刻掛在她的臉上,她沒有抱怨上天對她的不公,言語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樂觀和向往。作為90后的王映琳,出生僅六個月就被發現患有成骨不全癥,也就是脆骨病。患者通常被稱為“瓷娃娃”或者“玻璃娃娃”,因為哪怕是輕微的碰撞,有時也會造成嚴重的骨折。
“最嚴重的時候睡覺翻個身都能骨折,看孩子遭的罪,我心里痛得像刀割。”母親徐英翠回憶道,為了給孩子治病一家人踏上了漫長的治療路。回憶起那段日子,徐英翠忍不住掉淚,至今她仍保留著女兒每一次骨折后拍攝的CT片子,骨折的位置清晰可見觸目驚心,由于兩側大腿多次骨折導致畸形,如今王映琳已經無法獨立行走,只能借助輪椅出行。
艱辛求學考入“211工程”重點大學
因為身患脆骨癥,王映琳到了上學的年紀沒有學校愿意接收她。回想起這些年來的艱辛求學路,父親王柱感嘆道,“自己的想法很簡單,既然身體不行咱就多讀點書,但真沒想到她能考上大學。”
王映琳回憶說,自己的小學課程是在家里自學的,母親是她的語文老師,父親輔導她數學,英語則完全靠自學。雖然疾病纏身,也攔不住她上學的夢想,隨著身體的逐漸恢復,在父母的努力下王映琳終于踏入了中學校門,每天上學放學都離不開父親接送。
在“決定人生命運”的高考中,王映琳考入了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貴州大學,也是全校唯一一名被一本大學錄取的學生。“其實,我第一志愿報的是醫學院校,雖然分數夠了,但可能由于體檢的原因并沒有被錄取,幸好被第二志愿的貴州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錄取了。”回憶起當年被錄取的情形王映琳眼神中仍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她很“任性” 放棄保研要靠自己努力
孜孜以求的大學夢近在眼前,面對第一次離家遠行,誰來照顧王映琳的衣食住行?為了照顧女兒完成學業,母親徐英翠和女兒一起踏上了求學路,在貴州一呆就是四年,為了節省路費避免途中王映琳發生意外,其間母女倆從未回過鞍山。
“貴陽的青菜特別貴,生活成本也比較高。”母親徐英翠表示,為了照顧女兒從女兒出生自己便沒上過班,丈夫也因為單位效益不好而下崗在家,家里生活非常困難多虧了學校照顧給她們單獨安排了一間寢室,并辦理了助學金幫助她順利完成了學業。
在去年畢業前夕,學校領導看她學習成績優異,便征求王映琳的意見想保送她讀本校的研究生,沒想到“任性”的她拒絕了校方的好意。“我的想法也很簡單,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標。”王映琳表示,剛剛參加了去年12月份的研究生考試,自己報考的學校是無錫的江南大學,也是一所“211工程”重點大學。
“即使這次考不上,我明年仍然會繼續考,在平時我想利用英語、網絡編程、設計網頁等方面的專長找個工作賺點錢,幫爸媽減輕負擔,另一方面也想適應一下社會生活。”對于未來,王映琳滿懷憧憬。社區得知她畢業回家的情況后,還給她及時辦理了低保,減輕了他們一家人的生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