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著力改善環境。今天教育發展面臨的環境變化,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復雜,線上線下教育的競爭中,多種輿論場的交匯下,老百姓要上學、上好學的愿望更加強烈,社會對教育的期許也大幅提升。改善教育環境,要切實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引導廣大師生自尊自律,推動全社會關心關注關愛教育,形成新的歷史條件下尊師重教愛學的好風氣。
四是著力優化結構。教育結構決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決定教育標準,教育標準決定教育質量,教育質量決定核心競爭力。優化結構問題是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一場硬仗,要重視抓好改革調整,優化管理結構和發展結構,要注意不同教育技術層面的比例關系,更要注意體制機制層面的結構關系,圍繞提高質量和促進公平來調整管理。
教育發展面臨“四個約束”
陳寶生強調,應當承認,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仍面臨一些制約發展的難點問題。在體制約束方面,現有教育管理體制尚不完全適應加快教育改革、建設教育強國的需要,需要我們集中精力“過險灘”;在思想政治工作約束方面,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勇于擔當,肩負歷史責任;在人口結構變化約束方面,面對快速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帶來的大規模獨生子女群體、隨遷子女群體、留守兒童群體和網上人口,要從不同群體的受教育需求出發,創新思路,化解難題;在經濟社會發展差異約束方面,面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給教育帶來的挑戰,要抓住源頭,綜合研判,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