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一教師常年扎根鄉(xiāng)村,不幸遭遇車禍離世,選擇將器官捐獻他人,目前有3人獲救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原本是周末休息的日子;但達州市宣漢縣南壩鎮(zhèn)昆池中心校的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以及鎮(zhèn)上的村民卻并沒有休息。下午5點左右,他們統(tǒng)一身著黑色服裝并排站在馬路兩邊,中間巨大的橫幅上寫著:叩迎戰(zhàn)友——彭仁均老師回家!
彼端,彭仁均的大女兒彭小麗正捧著父親的骨灰盒,看見眼前的這一幕幕,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回想起父親這一生,8年時間堅持在雨季背學生過河、為了學生能吃營養(yǎng)午餐借錢購買摩托車運食材……就連離世前,父親也將自己的肝臟、腎臟、眼角膜捐出,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日前醫(yī)院傳來消息,告訴她目前已有3個人獲得了捐贈。
他的事業(yè) 他的愛
選擇扎根村小,堅持8年背學生過河
剛20歲出頭時,彭仁均就在山村小學做起了代課老師。對于這個職業(yè)的責任和感情,彭仁均沒有用語言表達,卻讓村民們都看在眼里。2000年,彭仁均擔任于黃村小學校長兼老師。于黃村小學位于大山腳下,學生到校上課要跨過一條寬寬的河流。“那時這條河上沒有橋,夏天的時候經(jīng)常下雨漲水,學生們就沒法過去上學。”
彭小麗說,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學習,父親每天上下學就背著學生過河,一個一個地背,來來回回好多趟。“河水最深的時候,淹到了父親的腰部。”有好幾次,彭小麗看到父親差點被湍急的河水沖走,心里萬分焦急,只得一遍一遍地重復叮囑父親要小心。彭仁均高高卷起褲腿背學生過河的場景,村民們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后來,一些村民也主動參與進來,幫忙背孩子們過河。
在于黃村小學任職8年,彭仁均就這樣背了學生8年。彭小麗不知道父親曾有多少次差點遇險的經(jīng)歷,但她知道這8年里,沒有一個學生因為這條河流受過傷,也沒有一個學生因為這條河流而不能上學。但與此同時,彭仁均也因此患上了嚴重的雙腿風濕和腰椎間盤突出。
堅守
自掏腰包,買摩托為學生送餐
2008年9月,彭仁均被調(diào)到排牙村小學任校長,這同樣是一所深山之上、條件艱苦的村小。周邊孩子來這里上學,大部分都要走近二十里崎嶇不平的山路。由于路途遙遠,學生中午只能在學校吃飯。學校要給學生們準備營養(yǎng)餐,但所需的食材只能從鎮(zhèn)上運來。鎮(zhèn)上到學校,步行要花一個小時。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吃到營養(yǎng)餐,彭仁均便自掏腰包,花費7000多元購買了一輛兩輪摩托車,專門運送食物。
彭仁均的收入并不高,彭小麗告訴記者,其實父親當初買摩托車的錢里有一部分都是借的。有了摩托車后,彭仁均每天一大早就騎著車,先到鎮(zhèn)上買好米、油、菜等,再爬坡過坎趕往學校。“那山路很陡,我記得最陡的地方差不多能達到80度。一遇到下雨天,加上路面濕滑,非常危險。”
對于父親的工作,平時住在鎮(zhèn)上的彭小麗原本沒有太深的體會。直到有一次,她隨同父親一起去檢查校舍,那次她坐在父親摩托車后座,一路上幾乎不敢睜眼。“車子一路都在顛簸,途中還遇到一個大的陡坡,父親差點沒穩(wěn)住,我害怕極了,第一次體會到父親的不易和艱辛。”那以后,家里人對彭仁均的擔心更加深了一層。
結束
遭遇車禍,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也不是沒有機會調(diào)去條件較好的鎮(zhèn)上任教。“那時我們家還住在農(nóng)村,誰不希望可以去鎮(zhèn)上住呢?那樣各方面環(huán)境都會好很多。”彭小麗說,但父親還是執(zhí)意要留在村小。排牙村小學近些年學生越來越少,村民們家里條件好起來了,就都將孩子接到鎮(zhèn)上甚至城里上學,如今學校只剩下5名學生。但正因為這樣,彭仁均更放不下這些學生。面對機會,彭仁均只說了一句話:“我不能走。我走了,這些娃娃怎么辦呢?”
但誰也沒想到,2015年2月10日下午3點多,伴隨著一場車禍,一切都戛然而止了。彭仁均的妻子吳倫珍說,平時每逢節(jié)假日,彭仁均因擔心學校有事,隔三差五就會去學校看看。出事當天,他騎著摩托車從鎮(zhèn)上去學校,不料卻在返程途中遭遇車禍,彭仁均當場頭部重重的摔在地上,出血不止。隨后,彭仁均被送至鎮(zhèn)上的衛(wèi)生院,又被轉(zhuǎn)至宣漢縣當?shù)蒯t(yī)院,但手術后他陷入了昏迷中。之后,他相繼被轉(zhuǎn)入達州、重慶等地醫(yī)院治療。
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彭仁均一直處于昏迷狀態(tài)。在家里,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時時都在期待他能夠醒來;而在學校,孩子們也在祈盼著這位如同父親一樣的老師能夠早日回到課堂。但彭仁均的狀況并沒有因此而好轉(zhuǎn),4月15日晚,他從重慶轉(zhuǎn)至成都華西醫(yī)院,并被確認到了腦死亡狀態(tài)。
他的遺愿他的善
他這樣走了
捐贈器官,讓更多人活下去
看到父親隨時可能離開,彭小麗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從小到大,我聽到父親說過很多次,以后如果他不在了,就將他的器官捐獻出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現(xiàn)在他到了這一步,我希望能夠完成他的心愿。”但這個想法隨即就被母親吳倫珍否決了。她和彭仁均相守多年,無法接受丈夫不能留下全尸。
彭小麗和妹妹一起對母親進行勸說,“爸爸雖然走了,但他把希望留給更多的人,這樣就好像爸爸的生命在延續(xù)??!而且,這也是爸爸多年的心愿,我們應該遵從他自己的意愿。”從最開始的堅決反對,到后來的猶豫,在兩個女兒的苦心勸說下,吳倫珍幾番掙扎后,還是咬咬牙,哭著答應了。
16日下午5時,彭仁均被推進手術室,捐出了他的眼角膜、肝臟、腎臟。據(jù)悉,他捐贈的器官將至少救助5人。當晚6點07分,彭仁均離開了人世。而手術室外的座椅上,吳倫珍和兩個女兒抱在一起,淚如雨下。
人們這樣敬他
感到惋惜,自發(fā)為“好人”送行
這頭的宣漢縣南壩鎮(zhèn),聽到彭老師離世的消息,村里乃至鎮(zhèn)上的人們都惋惜不已。“他是個好人,對學校的娃娃好得很,經(jīng)常給娃娃們買吃的哄他們,沒想到就這么走了,好可惜!”18日下午5點多,彭小麗捧著父親的骨灰盒從成都回到達州宣漢的家中,卻在快到家時,看到了南壩鎮(zhèn)昆池中心校的全體教師和一些學生、及村民們前來迎接的隊伍。
道路兩旁,老師們身著黑色服裝并排站著,中間巨大的橫幅上寫著:叩迎戰(zhàn)友——彭仁均老師回家!同這些老師隊伍一起站著的,還有學校的部分學生,以及自發(fā)前來的村民。眼前的這一幕,讓一家人感動不已,說不出的滋味在心里翻騰。
彭小麗告訴記者,讓她感到欣慰的是,成都華西醫(yī)院器官移植中心打來電話告訴她,父親做完器官捐贈手術后的當天晚上,他的兩個腎已經(jīng)成功移植給該醫(yī)院的兩位病人,目前那位病人的情況已經(jīng)開始有所好轉(zhuǎn)了。同時,17日凌晨2點,醫(yī)生又乘坐飛機將彭仁均的肝臟送去了浙江一醫(yī)院,并成功移植給了另一病人。“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很欣慰,我的父親已經(jīng)救了3個人。我總覺得,他好像依然在我們身邊,我要向父親致敬!”
不離
在于黃村小學任職8年,彭仁均背了學生8年。沒有一個學生因這條河流受過傷,沒有一個學生因為這條河流而不能上學。
不棄
2008年,彭仁均被調(diào)到排牙村小學任校長,為了讓學生們吃到營養(yǎng)餐,他借錢買摩托送餐。盡管學校只剩下5名學生,而他選擇了不放棄。
不朽
彭仁均說過自己去世后,做器官捐贈,挽救更多人生命。家屬遵照其愿望,捐獻了其眼角膜、肝臟、腎臟;目前,他捐獻器官已挽救了3個人。記者 王華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