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南寧11月11日電高爾夫球、攀樹運動、潛水、帆船、三邊足球、槳板、擊劍、中華射藝、極限飛盤……廈門大學這些獨具特色的課程備受同學們喜愛。多達53門課程的體育課選課單,也被學生們形象地比喻為“體育超市”。
近日,來到廣西參加首屆學青會的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主任林致誠介紹了該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1921年,廈門大學創辦之初就設立了“體育部”。陳嘉庚先生“提倡體育,恢復國民健康為振興教育的先決問題”的思想理念影響了一代代廈大人。在不斷的歷史傳承中,廈門大學形成了良好的校園體育風氣。
目前,廈門大學體育課程涵蓋了競技體育、休閑體育、時尚體育、民族傳統體育和保健體育等領域,包括民族傳統體育、形體塑身與健身健美、戶外拓展訓練、小球類和大球類等系列課程。
“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同學們能喜歡上體育課,從而熱愛體育。”林致誠說。
林致誠介紹,過去有一種現象,就是即使是愛好體育的學生也未必喜歡上體育課,因為有些體育課課程內容過于傳統,無法引起學生們的興趣。“我們拓展學校體育資源,開了這么多課程,讓更多學生能喜歡體育課,能選到自己喜歡的項目,上課才有樂趣,體育就有更大可能成為同學們的終身習慣。”
林致誠說,為了讓同學們能有更多機會選到喜歡的課程,廈門大學從2002年開始試行并逐步推廣“三自主”課程體系,即自主選內容、自主選教師、自主選時間,規定大學四年內任何一學期都可以選體育課程,給學生更大的選課自主性和自由度。
在培養興趣的同時,廈門大學還拓展了體育課的實用性,將體育課與其他專業所需的專業技能綁定,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攀樹課是廈門大學熱門體育課之一,同時也是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定制化體育課程。該學院生物專業的學生,因時常會去野外實習,進行標本采樣等活動,所以需要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巧,攀樹課就成為學生們掌握技能的很好途徑。
林致誠介紹,在該專業學生戶外實習階段,體育老師也要到學生們戶外實習的地點專門去上體育課,所有該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參與體驗。體驗之后,教師們還會選拔一部分學生參與進階課程,這些參與進階課程的學生,也有機會爬到高大的樹木頂端,進行調查和研究。“這就把體育課跟專業課教學完美結合了起來。”
2009年,廈門大學設置游泳和馬拉松兩個特色體育學分,拓寬學生獲取體育學分的渠道。從2011級開始,將游泳列為必修學分,規定學生未取得游泳學分則不能畢業。
林致誠介紹,十余年間,廈門大學有上萬名學生選修過馬拉松課。“馬拉松課的老師教孩子們怎么科學地去鍛煉,其實跑步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一項體育運動,我們的馬拉松課效果非常好,很多學生修完這門課就可以去跑半馬了,其中很大比例還跑了全馬。”
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方面,廈門大學的棒球隊、田徑隊、男子籃球隊、帆船隊、舟艇隊、啦啦操隊等都曾參加國際比賽,在亞運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賽事中取得較好成績。20多支運動隊每年都參加國內各級各類比賽,多次在全國性各單項錦標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在群體活動普及方面,廈門大學有35個體育社團,社團成員近5000人,每個體育社團都配備相應的指導老師,體育社團管理規范、活動精彩、育人成效顯著,每年承辦校級體育賽事50余項,舉辦課外體育課堂500余次,服務師生超4萬人次,通過打造同學身邊觸手可及的精彩體育賽事體系,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氛圍,增強體育賽事吸引力,推動體育課內外一體化。
林致誠表示,廈門大學在體教融合方面進行了豐富實踐,通過豐富的體育課程吸引學生熱愛體育,通過精彩的體育賽事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通過高水平運動隊的引領示范提升體育影響力,以體樹德、以體增智、以體育美、以體促勞,讓體育成為更多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讓更多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