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螢映雪和臥雪眠霜這兩個成語都給人一種環(huán)境很艱苦的感覺,但所表達的含義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形容學習勤奮刻苦,一個是比喻艱苦的流浪生活,那么,分別是哪個成語對應呢?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囊螢映雪和臥雪眠霜哪個是形容學習勤奮刻苦的?
"囊螢映雪",指我國古代的兩個典故,分別是囊螢和映雪。
映雪:利用雪的反光。
囊螢:抱著的螢火蟲。
"囊螢"說的是車胤"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日后"以寒素博學,知名于世"的故事。
"映雪"說的是孫康"少好學,家貧無油,于冬月嘗映雪讀書","后官至御史大夫"的故事。
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原出處:晉孫康家貧,冬夜映雪光讀書;晉車胤家貧,夏夜練囊盛螢,借螢火蟲的微光讀書。事見《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晉書·車胤傳》后以“映雪囊螢”形容夜以繼日,苦學不倦。
臥雪眠霜意思是睡臥在霜雪之上,比喻艱苦的流浪生活,出自《漢宮秋》,元·馬致遠《漢宮秋》三折:“假若俺高皇差你個梅香,背井離鄉(xiāng),臥雪眠霜,若是他不戀恁春風畫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延伸閱讀:有哪些關于勤奮刻骨的成語典故
1、鑿壁偷光
[出處]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釋義;
鑿穿墻壁以借鄰家的光亮。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
2、懸梁刺股
[出處]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釋義:
因怕困倦影響學習,而把頭發(fā)束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學習十分刻苦。
3、聞雞起舞
[出處]
唐代房玄齡等《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釋義;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練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時奮發(fā)努力。
4、韋編三絕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釋義:
韋:熟牛皮;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用熟牛皮繩把寫書的竹簡編聯起來,就叫“韋編”;三:概數,指多次;絕:斷。泛指勤奮讀書,刻苦治學。
5、焚膏繼晷
[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釋義:
膏:燈油;晷:日影。點燃油燈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繼日地學習或工作。
6、目不窺園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ldquo;蓋三年不窺園。”
釋義:
眼睛不看花園。形容專心致志。
7、廢寢忘食
[出處]
南朝齊·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釋義:
寢:睡覺;餐:吃飯。顧不上睡覺,忘記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連吃飯、睡覺都顧不上了。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