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5 月 31 日是第 33 個世界無煙日,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為 " 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 "。為實現《"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中提出的 "2030 年中國 15 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至 20%" 的控煙目標,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減少新煙民,而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環節。
為全面掌握、及時更新我省青少年煙草使用情況,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于 2019 年 5 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 " 青少年煙草流行監測工作 "。該監測工作在全省 8 個地市 10 個縣區,56 所初高中學校開展。調查結果顯示,黑龍江省初中生現在吸卷煙率為 3.4%,黑龍江省高中生(包括普高和職高)現在吸卷煙率為 11.2%;有 77% 的初中生和 93.2% 的高中生(包括普高和職高)聽說過電子煙;有 9.8% 的初中生和 21.2% 的高中生(包括普高和職高)使用過電子煙。
煙草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種對青少年大腦和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由于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大腦仍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尼古丁的影響。青少年更易尼古丁上癮,上癮后戒斷更難。青少年接觸尼古丁可能對大腦發育造成長期不良后果,導致學習障礙和焦慮等。
另外,吸煙會導致青少年肺功能永久性的損害,影響肺部發育。同時,二手煙也會危害青少年的健康。二手煙對孩子的危害比成人大許多。孩子長期暴露在二手煙中,會發生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學習障礙等行為障礙;二手煙使孩子更易患上哮喘、支氣管炎、肺炎、過敏性鼻炎、甚至白血病等惡性疾病。
吸煙有害健康在社會各界已經達成共識,所以一部分人會選擇電子煙,認為這樣既可以解決煙癮,又可以使身體免受煙草危害,一些青少年更是覺得吸電子煙是有趣而時尚的。實際電子煙危害也不小,并不能作為戒煙的方法。
實驗表明,人們在使用電子煙時,除尼古丁以外,還可能把其他多種未發現的有毒化合物吸入體內。與此同時,電子煙所產生的二手煙,同樣可能危及健康。電子煙也會向室內釋放可吸入的液體細顆粒物和超細顆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質。由于電子煙不會產生煙霧,所以就更容易誤導消費者,使其產生安全、健康的錯誤認知。
為了有效遏制我省青少年吸煙的不良現象,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開展跨部門合作,采取傳統宣傳模式與線上融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多角度切入,利用短視頻、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控煙宣傳,科學引導青少年樹立拒絕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的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