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廣州校區食堂工地發現古墓最新進展:文物部門進駐
近日,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暉園食堂旁的工地發現古墓。昨日,記者獲悉,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正按有關規定處理。
動物形狀的物品
施工時發現古墓
“中山大學南校區一食堂旁邊正在施工建設體育館,結果挖出一個漢代古墓!”1月6日,這條信息和幾張施工現場圖在微博和朋友圈熱傳。
古墓現場出土了數十件古物
網傳圖片顯示,現場墓穴里散落著數十件古物,包括罐狀器皿和蓋子,還有一些牛、雞等動物形狀的物品。
中山大學確認了這一消息,并回應稱:我校廣州校區南校園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我校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
本次發現古代墓葬的地方位于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暉園食堂旁的工地。
陶制器皿
古墓疑似漢墓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后埋葬。上世紀50年代就曾發現史前時期的石器,上世紀60年代以來多次發現古代墓葬。2014年被公布為廣州市第一批地下文物埋藏區。
1961年1月10日,羊城晚報曾披露中大考古教研組在校內發現一處西漢時代墓葬。同年11月,《中山大學》記錄,中大考古教研組在校區東區原高崗球場發掘出一座東漢磚室墓葬。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以前發現的都是東漢墓,但全部被盜擾。這些東漢墓的墓葬形制、隨葬器物和保存情況都跟現在發現的差不多。”該負責人說。
據悉,近期,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積極配合中山大學的多項建設工程在工程用地范圍開展考古工作。目前勘探發現多座東漢、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遺憾的是,墓葬受晚期人類活動嚴重擾動。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下一步將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和考古工作規程,對這些古遺址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確保文物安全。
出土的文物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