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稱遭受鞭打等體罰 是否屬實
最近,江西一家名叫豫章書院的學校備受關注,學校對外宣稱可以通過國學幫助問題少年戒除網癮,但是在這里上過學的很多學生卻聲稱,豫章書院所謂的國學其實就是鞭打、關小黑屋這樣的體罰,那么事實究竟怎樣?面對重重疑問,法治在線記者多方聯系,找到了幾位曾在這里上學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并且采訪到了豫章書院的校長和老師,試圖解開這所書院的秘密。
2013年成立 性質為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
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這兩句詩描述的仿佛就是眼前的這座建筑。豫章書院是江西歷史上的四大書院之一,2013年5月,經過當地教育部門批準,這家名叫“豫章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校”在南昌市青山湖區成立,學校的性質是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
“豫章書院”校長 任偉強:一開始我們就只做國學教育和修身教育這一塊的,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引入儒家教育、儒家思想,那么從孝親尊師這些方面來對孩子引導,發現對多數的學生還是有個比較好的教育效果的。
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多為初高中生
豫章書院雖然地處江西,但是里面的學生卻是來自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有將近兩百名學生,他們大多是正值初高中的十幾歲的孩子,一所教授國學的民辦培訓機構為何會吸引全國這么多的孩子來上學?
家住南昌的小偉從2013年9月開始在豫章書院上學,據他說,當時自己是被幾個陌生人從家里給“綁架”過來的。
“豫章書院”學生 小偉:給我感覺好像是綁架。我問他們這里是哪里,要帶我到哪里。
按照小偉的說法,他就這樣被“綁架”到了學校。另一個孩子小堯也說,自己是被以吃飯的名義騙來的。不過,和小偉不同的是,小堯模模糊糊猜到他要被送去的是個什么地方。
“豫章書院”學生 小堯:那時候在我家電腦搜索歷史上,我爸應該沒刪干凈,我就看了幾眼,剛好看到有這樣的學校,我點進去看了看,我忘了,差不多類似這樣的學校。
小堯的家住在距離南昌兩百多公里的上饒市,他的爸爸在當地經營著不小的生意,然而自從小堯上了高中,父子倆之間本就有的危機變得更加火藥味十足。
“豫章書院”學生 小堯:就我跟他吵架,然后我也喜歡實在火大了我就摔東西,而且我跟他關系本來就比較惡劣,從小到大就是比較惡劣一種關系。
小堯的父親:在家里他不念書,他上網,學校在開課,我們大人就急了,我們主動去和他交流,他就熊你吼你,他甚至給你肢體沖突,你怎么辦?他個子比我們高。
豫章書院另一個女生的家長殷女士介紹,她的女兒曾經也是這樣,不僅抵觸和他們溝通,甚至還會和他們動手。
學生家長 殷女士:把門一關,把門一鎖,或者甚至還會在房間里面用腳對著你踢門,兩個手會打門,我們站在外面就聽到咚咚咚。
更讓殷女士擔心的是,女兒瘋狂迷戀手機,甚至為了偷偷買手機,而不吃早飯,將幾塊、幾十塊的零花錢、飯錢積攢起來去買手機。
學生家長 殷女士:后面的話可能也暈倒過,反正也不吃,而且另外還會和同學合伙大家共用一個手機,會想到嗎?我們都沒有想到的。
沒辦法,是這些家長共同的感受,而就在此時,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進入了這些家長的視線。
小堯的父親:在網上尋找,因為這么叛逆孩子怎么辦,又擔心他不念書,又擔心他的前途,那我們在網上搜索這些學校,找到這個豫章書院,從這個感覺上因為現在我們是學傳統文化的,對國學的這一塊我們認識非常深刻,我覺得這個學校非常好,修身養性。
“幫教存在青春危機的人群實現優秀人生”,這是豫章書院與家長簽訂的協議里的一句承諾。這份協議的入學事項注明,學生可以隨到隨學,學期是六個月到一年,六個月的費用是31250元,一年是49750元。
這樣的學費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并不便宜,但是愿意拿出這么多錢送孩子進來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期望,他們相信,通過豫章書院的“特色教育”,這些連他們做父母的都無法管教的孩子,將會在半年之后迎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