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一開學,武漢理工大學的董一笑就被一連串的幸福“擊中”了:他陸續收到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6所高校的博士錄取通知書,都是全額獎學金。經過一番“幸福的煩惱”對比,他準備上有“南哈佛”之稱的埃默里大學。
今年26歲的董一笑自小好學,媽媽是武漢理工大學教授,董一笑本科研究生都在理工大就讀,專業都是高分子材料專業。讀研期間,他先在高分子實驗室,師從張超燦教授,后來進入理工-哈佛納米聯合重點實驗室至今。
資料圖
就是在研二“泡”實驗室期間,他寫了一篇關于在不同溫度下可以改變材料透光度的英文論文,投稿給一家國際核心期刊,經過國外專家幾個月的評審,研三上學期發表在高分子領域領先的國際期刊上。
就是這篇論文,再加上他陸續合作刊發的5篇論文,在他去年申請國外高校攻讀博士學位時,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在筆試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不是我的這篇英文論文,很難被6所國外高校錄取。”董一笑說。
選擇前沿而晦澀的材料專業,在校研究生如何才能讓自己有所作為呢?董一笑給出的建議是不能死讀書,多“泡”實驗室。
“我的論文成果便是從實驗室里得來的。”董一笑說,做研究的過程中兩個因素很關鍵:一是興趣,二是自由,興趣給人動力,自由給人方向。(朱安璋鄒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