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B類)在此發布。本套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B類)來自考生回憶,由公考通整理。
點擊下載PDF打印版(含參考答案,查看答案解析請下載PDF版).pdf
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B類)
一、給定材料
材料一
2017年以來,浙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延續上半年穩走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走勢好于全國,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3695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1%,增速比上半年快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快0.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6.9%)1.2個百分點。
全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2017年前三季度,新設企業28.4萬家,同比增長25.4%;新設個體工商戶55.7萬家,同比增長15.2%。平均每天新設企業1040家、個體工商戶2040家。至9月底,浙江省有各類市場主體575.3萬戶,同比增長12.5%,其中,企業188.8萬家,同比增長16.7%,這些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微企業。
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5802.6億元,同比增長6.0%;規模以下工業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4263.45億元,同比增長6.2%;小微外貿企業出口總額累計2354.9億元,同比增長19.43%。多年來,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拉動力,它們貢獻了浙江60%的稅收、70%的經濟總量、80%的外貿出口、90%的社會就業,為約占全國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國1%的土地上,創造全國7%的經濟總量作出了巨大貢獻。
材料二
1969年,25歲的魯冠球憑著東拼西湊的4000元錢,帶領6名農民白手起家,在蕭山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廠”。為求生存,他千方百計為周邊公社的農具提供各種配套,“人家要什么就做什么”。憑著魯冠球超凡的經營能力和敏銳的市場嗅覺,企業越做越大,到1978年,全廠已有400多人,年產值300余萬元,廠門口也先后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寧圍失蠟鑄鋼廠”和“寧圍萬向節廠”等七八塊牌子。就在一切看上去都順風順水的時候,魯冠球卻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把掛在廠門口的幾塊廠牌一一拆了,只留下一塊“蕭山萬向節廠”--他決心今后只把精力投放到一個產品中,那就是汽車的易耗配件“萬向節”上。魯冠球后來說,他從1978年開始考慮一些問題,“做工廠不能有什么就做什么,到了一定的時候就要小而專、小而精”。自此,這家“身份低微”的企業從當時的“冷門”行業一躍發展成為今天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企業集團,被譽為“中國企業常青樹”。
浙江義烏S日用品有限公司創始人樓某14歲時就隨父走街串巷,雞毛換糖,收過農藥瓶、擺過地攤、搞過養殖……15年間干過20多個行當,但積蓄寥寥。1993年底,已是而立之年的樓某慢慢意識到,什么都嘗試便什么也做不好,他決定抓住手中的吸管生產設備,一門心思做吸管,從此不再換主業。“吸管這東西,一次性、幾厘錢、低門檻、低技術、低利潤,在餐桌上都是白送,還沒人關注,只能掙一點辛苦錢。”樓某說,“家庭抱怨、員工懷疑,但我仍然堅持原定的路徑,未來五十年只做一根吸管。”20多年來,S公司堅持專業化發展道路,堅守實業,不多元,不浮躁,不急功近利,將一根吸管做精、做強、做到極致。目前,S公司擁有各類塑料吸管生產流水線200多條,企業員工600余人,年生產各類塑料吸管近萬噸(200多億支),已成為全球質量最好、品種最全、創新最多、市場覆蓋面最廣的塑料吸管生產企業,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