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大學在福建招生100人
天津大學今年在福建招生計劃有所增加,總數達100人。其中,普通理科90人,普通文科3人,藝術類7人。自主招生、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特殊類型學生錄取不占上述計劃。按往年的錄取情況,今年預估理科625分(4000名)以上、文科603分(1300名)以上報考天大有希望,分數越高,希望越大,專業的選擇性越大。
學校一直致力于辦中國最好、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不斷探索人才最佳成長規律,教育教學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各項指標均排在中國高校前列。
2009年,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獲得國際認證機構Icme的“M”等級認證,在英國只有牛津、劍橋和帝國理工大學獲得該等級。2014年該機構美、英、澳大利亞專家再次考察,給予很高評價,認為比2009年又有較大提高,天津大學再次獲得“M”等級。目前,在亞洲只有天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兩所獲得“M”等級,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只獲得比“M”等級低一級的“B”等級認證。天津大學副校長余建星及時將認證經驗向全校各專業推廣,標志著天津大學本科教育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如,天津大學2011級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120名學生,共有91人被國內外名校錄取為研究生,成績最差的學生也都考上名校,未上研的都是要馬上就業、沒有參加考研的學生。2010年畢業生、現就讀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的李成蹊是該校工程領域唯一的全“A”生,科研也是做得最好的學生,今年在十幾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唯一研究生代表參加國際海洋和極地工程會議,介紹其科研成果。
天津大學主張學生“自信、高效、愉快、更好地完成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重視學習過程,享受快樂的學習過程,使其情商(心理素質和品德素質)和能力得到極大成長,成為終身具有可持續競爭力、創造力的領軍人才。”
天津大學創建于1895年,前身北洋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現代大學。回望過往,早在1959年就被中共中央確定為首批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是“985工程”、“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大學,也是首批14個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高校之一。
今天的天津大學已經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管、文、法、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工科是天大的特色,也是天大的優勢學科,尤其是船舶與海洋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測控技術與儀器、工業工程四個專業,實力強勁。這四個專業擔任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充分顯示了學校在這些專業領域上起到了示范、引領和帶頭作用。學校現有7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中,我校14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前十,彰顯整體優勢。在ESI國際排名中,我校工程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學校現有兩院院士14人,雙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學家15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40人,天津市“千人計劃”入選者106人,“長江學者”4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2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保證了教學科研始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科研經費實現了穩定和持續的增長,2014年科技經費超過22億元。
建校以來,天津大學為祖國培養了20余萬名高層次人才,為我國近代工業體系的創立和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知名校友如:革命先驅張太雷、經濟學家馬寅初、外交家王寵惠、數學家秦汾、著名詩人徐志摩、“兩彈一星”功臣吳自良、橋梁專家茅以升、化工專家侯德榜、水利學家張含英、教育家李曙森等。據不完全統計,校友中有“兩院”院士60余位,大學校長50余位。
余建星:天津大學主管招生、教學副校長,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海洋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海洋工程類(船舶與海洋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曾多次獲國家教學成果一、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