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就是填報志愿,填報志愿的時候,往往學校的名字是我們選擇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名字好聽,看上去高大上,也更吸引我們一些。但是,有些學校其實沒有名字那么的大氣,沒有達到所謂的那個水平,這就需要我們擦亮眼睛,去一一判斷。每年都有很多的高校改名字,將學院改成大學,明明是一個民辦高校,改的像一個公辦的老牌高校。不過也有學校改名后,反而知名度降低了。下面我們來看看2016年,改了名字的高校。供即將高考的學生和家長參考。
以往高校改名信息:
北京鋼鐵學院更名北京科技大學
有一條是肯定的,中國有很多大學是由學院改為大學的,舉個例子,往遠了說,北京鋼鐵學院,聽起來像一個企業辦的培訓機構,和現在首鋼工學院沒有任何關系,北京鋼鐵學院即為現在北京科技大學,985和211。到現在還有北京鋼鐵學院附屬中學。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舉了。
華東紡織工學院更名中國紡織大學
第一次見東華大學老師時,我有點蒙,那時,我自認為對高校熟悉一點,可實在不知道這所大學,以為是民辦大學,后來才知道,人家是211。學校創建于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更名北京交通大學
當年,北方交通大學改名的時候,我發的第一篇稿子,叫吹吹風。那是2003年的夏天,很久很久了。寫道這,愚哥突然覺得自己進入壯年時期了,有危機感了。 當時,納悶,為啥要改名?人家解釋了,考生報考,都不知道北方交通大學在哪里,以為在沈陽呢。愚哥提醒考生的,北京容量有限,北京的高校都在找地方,沒準 將來北京某某大學的另外一個校址會在河北,這不是笑話,很有可能。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更名北京語言大學
前身叫北京語言學院,我們都簡稱北語。改名后,我曾經和北語的老師調侃,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更名北京語言大學,沒文化了。屬調侃,其實這所大學是很有文化的。
北京廣播學院更名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聽起來很像民辦大學,據說中國傳媒大學的鄰居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想改名為中國旅游大學,后來不了了之,這個名字聽起來也像民辦大學。改名的內幕是聽來的,姑妄信之。據說北京廣播學院領導去國外,人家把她當二級學院負責人對待,領導回來之后,堅決改名。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更名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名字相似程度太高了,一不小心就弄混了,不知道有沒有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張冠李戴過。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更名長春理工大學
中國各地都有理工大學。理工大學都有自己的前身,比如北京理工大學,1988年4月2日,為適應學校由單一工科院校向以工為主,理、工、管、文相結合的綜 合性大學轉變的需要,北京工業學院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和哈工大一樣是軍工類院校,部級院校之一。各地的理工大學都是由各行業學院更名而成的。
浙江工程學院更名浙江理工大學
此理工大學和上面的理工歷史有所不同,是由絲綢學院演變而來的。
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并更名江南大學
江南大學聽起來像民辦大學,是個“211”。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更北京建筑大學
今天和大學的老師聊天,說某某某調到建工院當領導了。我們說的建工院,其實是現在的北京建筑大學。
其他已經更名的大學有(不完全的,更名的大學太多了):
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合并更名長安大學
華北航天工業學院更名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更名太原科技大學
華北工學院更名中北大學
杭州商學院更名浙江工商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更名南方醫科大學
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科技部干部管理學院合并-->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工學院、衡陽醫學院合并更名南華大學
蘭州鐵道學院更名>蘭州交通大學
廣州外國語學院、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合并更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百年育才高考志愿填報指導中心咨詢:4009993030
官網:http://www.100yu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