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創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經濟學院和原北京財貿學院于1995年3月合并組建的北京市屬重點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學科是學校的主要特色和突出優勢。"對于進檔考生,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原則。認可加分、一加到底。"近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招生辦主任崔穎做客新華訪談《2018高考情報局》,據她介紹,2018年學校的招生人數和規模預計保持穩定,考生可參考2017年該校的招生人數和規模。
新增兩個專業和方向
據悉,2017年首經貿招生2510人,在京計劃1700余人。在京投放批次為提前批B段、提前批C段和一、二批次;京外面向31個省市投放批次為一批次(本科批)。
崔穎介紹,學校在京的提前批包含了B段的"雙培外培"和C段的"農村專項計劃"。其中"雙培計劃"采取"3+1"培養模式,由市屬高校和央屬高校聯合培養。前三年在央屬高校學習,后一年回到首經貿學習。2018年合作的央屬高校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外培計劃"由學校和國外的名校聯合培養,采用"1+2+1"的模式,即第一年和最后一年在首經貿學習,中間兩年達到國外高校的要求后在國外學習。目前合作的高校為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和美國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
目前,學校開設了44個本科教育專業,其中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北京市特色專業、2個市屬高校首批一流專業。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學校新增兩個專業和方向: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大類招生專業為公共管理類、工商管理類,并進一步優化了工商管理類大類招生的專業涵蓋范圍。
人才培養特色:多樣性、交叉性、開放性
人才培養也是學校的一大特色工程。多年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以培養"崇德尚能,經世濟民"之才為己任,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學校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相結合。"崔穎表示,學校人才培養特色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概括:多樣性、交叉性、開放性。
"多樣性"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大類招生,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再進行選專業;二是,實施特色班的培養模式。比如開設實驗班、國際班、卓越班等等。實驗班模式培養主要是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國際班主要是為了開拓學生的全球視野和提高國際化水平,卓越班主要是加強學生的實習實踐能力的培養。三是,主輔修雙學位制度。學生除了主修自己的專業以外,在大二時達到一定條件可以申情輔修第二專業。
""交叉性"主要體現在專業的聯合培養,即基于兩個學院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優秀的師資隊伍進行聯合培養。"崔穎舉例說,電子商務專業就是由工商管理學院和信息學院聯合培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是由統計學院和信息學院聯合培養。此外,"雙培外培"也是學校交叉性培養的體現。
"開放性"主要體現在學生除了學習自己的專業以外,還可以跨專業選課。另外,學校授課形式多種多樣,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此外,學校還有轉專業制度。"機會有一次,目前轉專業政策是根據學生大一的成績。"崔穎進一步解釋說,有一批次、二批次招生的專業,轉專業的時候,只要學生達到轉專業條件就可以在全校范圍內申請轉專業。除此之外,開設國際交流項目也是學校開放式辦學的體現,崔穎介紹,學校開設了許多采用英文授課的專業,比如金融學(國際金融英文班)、工商管理(國際會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金融管理)等專業。國際交流項目目前開展的范圍也很多,目前學校與全球33個國家和地區132所大學及研究機構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合作院校遍布北美、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區。學習形式包括短期暑期交流、一學期或一學年交流、本碩博聯合培養等。學生交流項目均采取學分互認方式。
重視貧困地區孩子上學難題 擴大招生規模、減免學費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解決一些偏遠、貧困地區孩子上大學面臨的困難。近年來,首經貿一直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這些孩子開辟了形式多樣的"綠色通道"。據崔穎介紹,每年學校面向北京城市發展新區和生態涵養發展區,學籍和戶籍均在遠郊區縣的農業戶口考生,大約招收40個學生。同時面向京外(四川、湖南、湖北、云南、河南、陜西、貴州)七個省市招收國家貧困專項的學生。學校制定了一套支持家庭經濟困難成長成才的支持體系,形成了以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為主要內容的多元化、全覆蓋的資助服務機制。
開設完整的就業創業輔導課程 就業率連續多年穩居98%以上
高校畢業生就業也是考生十分關注的。崔穎表示,良好的社會資源以及學校完整的大學生全程生涯教育體系和就業創業輔導體系,促使學校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連續5年就業率都是在98%以上,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深造考研。"學生就業范圍非常廣,比如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等多種經濟類型企事業單位。
在就業創業指導方面,學校開設了三門課程、四個品牌講座以及創新實踐工程。三門課程:《大學生發展輔導》、《大學生生涯規劃與職業指導》、《大學生創業基礎》。四個品牌講座:成長課堂與成長加油吧。"成長課堂"與"成長加油吧"互為補充,分別以主題輔導講座與工作坊的形式開展教育活動,是學校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有效載體。"職點課堂"與"創享課堂",是學校精心打造的為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及創新精神培養的講座品牌。創新實踐工程:大學生科研與創新訓練計劃、實習基地建設、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活動、科技文化比賽、創業實踐與服務(創客社區)。
志愿填報時要注意排名、比分數
馬上就要高考了,面臨志愿填報的問題,專業和學校之間該如何選擇?崔穎建議,在報考方面,首先考生和家長在報志愿時一定要知曉志愿填報的時間和方式,分清楚學校、專業在哪些批次。其次,一定要看自己所填報的學校的招生計劃和招生要求。考生對哪個專業感興趣一定要看在當地的省市有沒有招生計劃。學校對于單科成績或者英語加試有沒有單獨的要求。另外,考生要多留意自己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近幾年的錄取情況。除了看分數以外還要看排名。最后,如果還有不明白的,考生和家長可以撥打學校咨詢電話:010-83952090,學校在6月23號-29號志愿填報期間會舉行志愿咨詢周活動,歡迎考生和家長前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