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龍巖質檢于2018年1月25-1月26日進行,我們將第一時間公布試題答案,建議收藏本帖,隨時查看更新
點擊下載Word版:2018年第一學期高三語文答案.zip
龍巖市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期末高三教學質量檢查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3分)B(A“中國長遠利益”縮小原文含意; C“主要是針對”主次不分;D“依照西方自由主義”錯。)
2.(3分)C(“第二階段輸贏分化的特點”錯,輸贏分化不是第二階段的特點。)
3.(3分)B(“也給西方國家提供了大量高素質勞動力”于文無據。)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4.(3分)A(只感到親切、鼓舞是因為我被彭福彭教授的精神所感染。)
5.(5分)(1)對比強烈。一“里”一“外”,彰顯了沈福彭教授無私而崇高的愛。
(2)語言準確凝練、高度概括。“特殊的墳”道出了沈教授對生命獨特的理解與詮釋;“浩瀚的愛”表達了他“哲人”般非同尋常的的大愛。
(3)濃重的情感抒發。作者被沈教授偉大的人格力量所感染,于是飽含深情地寫下這兩句。“蘸血”之情,情透紙背,崇敬之情躍然紙上。(一點2分,滿分5分)
6.(6分)不好。哲人是指智慧卓越的人。在文中主要是指以沈福彭教授為代表的
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有著舍己為群,獻身祖國的堅強意志和崇高風格。(2分)他們的愛國表現為國為民心甘情愿獻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他們的行為能凈化普通人的靈魂。(2分)以《哲人的愛》為題,使文章主題更鮮明,立意更深刻,含義更豐富,更能表達作者的敬仰之情。如果用《教授的愛》顯得普通,難以表現出教授的無私奉獻、超凡脫俗的情懷。(2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7.(3分)C(“要求”不妥,應是“征詢”。)
8.(5分)AE(B項,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人們奏唱國歌時態度不夠嚴肅,不僅僅是因為一些公民對奏唱國歌的一般禮儀缺乏了解,還因為對國歌的精神內涵(是國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國歌的創作背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國歌的創作意圖(激勵人們奮勇抗爭)等沒有深刻地領會,家國情懷淡薄。對此項的判斷,需要考生綜觀圖表、通覽全文,顧及材料之間的關聯性。C項“大多數國家都有國歌法”“效法”錯誤,文中沒有根據。D項是不屬于特別行政區自治范圍的法律。)(選對一個得2分,選對兩個得5分。)
9.(4分)(1)是一種居安思危的警醒;(2)是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3)對社會公眾兼具教育、引導以及懲戒的多重作用。(4)維護“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和社會價值底線。(每點1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