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高考作文多考任務驅動型作文,新東方在線高考網小編整理了高考任務驅動型作文范文800字,供同學們參考。
暴露真實,警醒人心
——我選擇“有圖有真相”
對于學校交通安全宣傳櫥窗里張貼的告示,有學生認為“有圖有真相”給人的視覺沖擊力過強,建議校長換成漫畫一類較為“溫馨”的圖片;而校長認為車禍圖片雖然觸目驚心,但是能起到更好的震懾和警醒作用。我以為“有圖有真相”的車禍圖片更能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 識——這也正是學校交通安全宣傳的本意。
誠然,學生心里脆弱,當他們看到車輛相撞甚至是血肉模糊的車禍現場圖片時,可能一時難以接受,甚至會覺得如此圖片不大美觀,有污純潔的校園環境,然而轉念一想,既然學校設置了交通安全櫥窗,不就是為了提醒學生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保障個人的交通安全么?從這個角度思考,難道血淋淋的現場圖片不比溫柔的漫畫更加觸動人的內心,更能發揮“交通安全櫥窗”的功用?如果承認這一點,那又為何要用所謂的溫馨圖片包裹冰冷的現實,為何
要刻意保護學生的心靈?
“溫馨提示好”還是“觸目驚心好”的選擇引發了我對“關懷教育”另外的思考。真相的揭示遠比溫柔的勸說更有力,更能給人深刻印象。這樣一張360度無掩蓋的清晰展示車禍現場的圖片,能給學生的心靈帶來強大的沖擊力,讓其知曉不守交通規則會導致如何慘不忍睹的災難,從而在內心深處筑起一道堅固的堤壩。當某天看到別人闖紅燈,而自己也起了一絲僥幸心理欲尾隨其后時,腦海中或許會一閃而過學校櫥窗里那張血淋淋的圖片而縮回正要觸犯規則的腳步,打消闖紅燈的念頭。
可惜,學校、家庭總以“關愛”之名給予學生過多保護。生活在重重保護之下的學生與喧囂復雜的真實社會距離遙遠,而我們的教育又總是喜歡屏蔽掉所謂的黑暗面,這讓學生對不守規則會帶來災難性后果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象——因為“隔”,所以無知;因為無知,所以“無畏”甚至“無視”規則和底線的存在。雖然漫畫這樣一種用隱晦幽默的筆法來揭示事物真相的圖畫也能引人深思,但與赤裸裸的現實圖片相比,終歸少了一些震撼人心的刺激感和直抵人心的真實感。
孟子有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生活不僅需要溫柔的勸告,在面對生與死的大問題時,我們更需要直白的暴露來警醒自己“生命只有一次”。與溫馨提示相比,觸目驚心的圖片更能把學生推向真實,起到更好的震懾和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