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2009年考入省重點高中,開始高中生活。
高一高二學習很努力,生活能力也很強,從不叫苦叫累,得到了老師同學的好評。基本上正常的度過了高中前兩年的生活。高三第二學期開始,孩子的學習生活開始打亂了,出現了心理高原期。
下面就談一談,心理高原期的出現:
自主招生報名后,兒子總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排在前列,獲得名校自主招生校薦名額。孩子開始焦慮,表現出看不進去書,上課上自習課溜號,腦子里總是不停地在想一些不該想的事情,懷疑自己說了哪句話冒犯了同學,水龍頭關了還想去看看關了沒關得了,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一個月,嚴重地影響了學習。
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學習上很努力,學習時間抓的相當的緊,成績也不錯,出現這種狀態,孩子接受不了,擔心期末考試考不好,每天給我掛四次到五次的電話,邊說邊哭。期末考試結果沒有像孩子想的那么糟糕,但也是下滑了近二十名。孩子不正常的情緒沒有改變。
老師和我說,“目前孩子學習成績不重要,問題是孩子的性格太內向太消極了,而且還太用功了,學習太用功也是問題,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學習,特別是他的健康成長和將來的發展。”
老師和我一起分析了孩子出現“心理高原期”的原因。
一是內向的性格。我反思了孩子形成內向性格,主要是我的影響。
第一我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生活上關心得太多,行為上管得也太緊,約束過多,在孩子做事中,總是給提些建議,遇到問題總是規勸,久而久之,孩子放不開。用老師的話說,我作為家長“越位”了。
性格內向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忙于工作,陪孩子玩的時間太少了,孩子沒有童年和少年的快樂。
性格內向原因三是,親子關系不和諧,家庭缺少輕松交流的氛圍。
孩子出現“心理高原期”的第二個原因是孩子在學習上對自己要求太嚴了,期望值過高加重了壓力。
原因三,作息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習上太用功,吃完飯就看書,幾乎沒有運動的時間,身心疲憊。
原因四,是孩子在學習上消極,不自信,總怕自己考不好,考不上名校。
由于以上原因,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的程度,爆發是遲早的事。
我從以下五個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和孩子是怎樣走出“心理高原期”的:
首先是我甘當“垃圾桶”,讓孩子不良情緒得以宣泄。
要讓孩子真正走出“高原期”,必須讓負面情緒得以宣泄,家長做好孩子的精神支柱。要做到對孩子充分的理解,做好“垃圾桶”,挖掘出引起孩子問題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解決。
我第二個做法是,改善親子關系。
陪讀前兩個月,我和兒子的關系在改善過程中,真的很感謝老師教我如何對兒子理解、信任和有效的溝通,第三個月應該用“和諧”這個詞,兒子對我很親密,我們的交流內容多了,時間也長了,餐桌是我們最好的交流場所。
充分利用好三餐的時間,兒子和我談論新聞、趣事,我們一起學習著快樂著。兒子給我講學校的事,讓我對孩子在校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一次講到和同學一起做惡作劇,我倆哈哈大笑,我享受到了和兒子久違的笑聲。
說起來真的讓我心痛,還是在初三的時候,我們之間就缺少了交流,缺少了笑聲,兒子的小臉繃得緊緊的,失去了陽光。
兒子努力考入了重點學校,起初很興奮和自豪,隨著兒子高考目標的遠大,學習壓力的增加,孩子就進入了不良狀態。高一一次期末考試沒有達到他理想的名次,年級34名,在總結上,兒子寫到他沒有父愛和母愛,我看了心里酸酸的。
高二一次雙休日,兒子回家,一句話也沒和我說。返校上火車前,我做好的午飯都沒吃。兒子走后,我一個人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兒子住校期間,有幾次我到沈陽看他,短短的幾句話,兒子催我讓我走,說他要看書了,回家路上,我心里真的不好受。
進入高考倒計時,兒子對我很親近、依賴和信任,我們之間的交流很順暢,還有了幽默。一次兒子睡前在沉思,我問兒子你在想什么呢,兒子神秘地說,想美女了,我高興地說,好啊,那就在夢中相見吧。
在這一個月里,我得到了兒子的關心,我每周往返兩個城市之間,我收到了兒子問候的短信,兒子還親切地稱呼我老娘,我心里暖暖的,坐車都沒了疲勞。
當我和兒子躺在床上時,兒子主動把枕頭移向我這邊和我親近,此時的感覺真好。有一次我要回家,兒子表現出對我的舍不得,我想起上個月當“垃圾桶”的事,就說有人要攆我走,我得走了,兒子捂住我的嘴不讓說。這一個月里,我給兒子夾菜,兒子欣然接受,我再也沒當“垃圾桶”,心里好受多了。這一個月里,我和兒子享受著親情,享受著高考,溫暖了。
我在和兒子的關系和諧發展的同時,老師讓我做紐帶橋梁,教會了我改善父子關系,我經常在兒子面前夸他爸,現在進步了,酒喝少了,工作努力,還得了先進。
爸爸在家里很想兒子,每次媽媽到沈陽帶的好吃的,都是爸爸親自買的,爸爸對媽媽也很關心。兒子對他爸有了好的感覺,我和老公交流孩子的變化,我也鼓勵他來到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