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學院是指大學的下屬學院。二級學院和獨立院校之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二級學院不等于獨立學院,也不等于獨立的一級學院。以學院二字為后綴名的高校下屬的任何一個學院都是二級學院區別于學校名。
二級學院一般是隸屬于一本或二本院校之下的獨立院校,其具備獨立招生資格和學歷文憑頒發資格。如“某某大學某某學院”,其招生額度雖劃歸大學統管,但是其額度的確認和錄取分數的界定均有其自身的獨立權。學生畢業后所頒發的畢業證也均標明二級學院。如“某某大學某某學院”,被“某某大學”本校錄取的學生畢業后領取的畢業證上標注的是“某某大學”,但是被二級學院“某某大學某某學院”錄取的學生所領取的畢業證上標注的是“某某大學某某學院”。二級學院多為民辦性質或公辦民助性質。其錄取批次不同于所掛靠的院校,多屬本科三批。
目前新的運行機制的獨立二級學院也逐漸發展。"獨立二級學院"是指引進社會資金,由本科院校成立或幫助成立的獨立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校舍,進行獨立教學管理并實施學歷教育的學校。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它是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必然產物。原則上為本科,通過普通招生,適當降低錄取分數線,同時提高收費標準。
“獨立二級學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產物,雖然其產生的歷史不長,但其數量可謂龐大,而且屬性不一。有“國有民辦”的,也有“合資合作辦學”的,其中原依附于公辦普通高校的最為主要,影響也相對較大,他們屬于“國有民辦”的“獨立二級學院”。在開辦之初,他們都依托公辦的重點院校的學科專業、師資隊伍、教學實驗設施和教學環境、辦學水平起點高,教學質量有保證。他們依附于公辦大學又不完全等同于大學中其他下屬成分,許多大學下設院、系、部,那是學校的有機單元,歸大學統一管理。而“獨立二級學院”雖由公辦大學設立,但以民辦機制進行運作和管理,其經營管理模式介于公立大學和民辦大學之間,有別于前面提到的下設的學院。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教育部對“獨立二級學院”屬性和管理有了更具體的規定,“獨立二級學院”辦學也就逐漸地規范了。
首先,“獨立二級學院”招收本科層次的學生,優于多數民辦高校和大專院校,而且“獨立二級學院”的學生享受與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相同的待遇。其二,“獨立二級學院”的專業設置比較靈活,一般根據本校師資力量較雄厚,市場需求大而設專業,因此“獨立二級學院”一般開設的都是新興的、熱門的應用型學科,從而在一定層面上滿足了那些因分數不夠而不能如愿讀上好專業的考生的心愿。
獨立二級學院的優勢
“獨立二級學院”因為直接與市場掛鉤,特別重視實踐和實習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生擁有較強的就業競爭力,這一點又優于大多數普通公辦本科院校。
獨立二級學院的劣勢
與公辦高校相比,也有兩點明顯的劣勢。一是按新政策規定,“獨立二級學院”畢業文憑需以自己學院的名稱具印,這在就業環境下對“獨立二級學院”畢業生就業會有一些微小的影響,但其負面影響不是普遍性的也不是長遠的。二是在學費上,“獨立二級學院”一般比本部高校學生要高,每個學年1.35~2萬元,這是因為獨立二級學院從本質上來講還是公辦民助(公辦私人出資)的性質,以學費收入維持日常運轉。因此,考生在填報“獨立二級學院”志愿時一要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二要注重它的師資力量、實驗條件、圖書設施、管理水平、辦學規模等狀況,還要看重其知名度和所在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