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考生家長在準備填報志愿的過程中都有許多疑惑和問題。很多家長對于志愿填報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和“基本概念”還沒有弄明白。為此,特將一些 填報志愿中常出現的“關鍵詞”和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為大家做一個解讀,幫助考生家長準確地把握政策,填報好志愿。
首先要了解一下報考人數是什么,就是在第一志愿里面填報該學校的總人數,不論是上線或者是沒有上線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第一志愿的相關信息。
“第一志愿上線數”是指在同批學校最低控制分數線上,第一志愿報考該院校的考生人數,“第一志愿錄取數”是指第一志愿被該院校錄取的考生人數,“第一專業志愿錄取數”是指第一志愿學校的第一志愿專業所錄取的考生人數。
比如說中山大學的臨床醫學,計劃招收30人,可是中大給出的第一志愿上線數是240人,就說明第一志愿填報了中大的考生中有240人的分數達到了中大這個批次(重點大學,有的地方叫第一批)的分數線。
考古學計劃招收10人,第一志愿上線數卻是2人,就說明第一志愿填報了考古學的考生中只有2人的分數達到了這個批次專業的分數線。然后批線就是該學院所屬于那個批次的錄取分數。在第一批就按第一批分數劃線,在第二批就在第二批分數為劃線。
最后批線上第一志愿報考人數就是指,上了這個批次線,又以第一志愿填了這個學校的人數。要注意的是這個人數和錄取的分數是不一樣的。
比方一個學校錄取100個人,而填了又上了批次線的人有200個,所以200人里面只有100人能夠被錄取。這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就是這第100個人分數。如果批次線是550分,第100被錄取的人分數為555分,那這個學校的錄取分數是555分要是200人里面全部都是都是剛剛550分,那就要由學校從其他方面去挑比較優秀的學生了。
如何能順利的選好第一志愿呢
(1)有效的結合歷年的招生錄取情況,第一志愿的錄取率較高。如各地近幾年各批次錄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數一般占全部錄取總人數的60%以上,第一批本科院校第一志愿的錄取率更高,達到了80%以上,有許多名校更是達到了100%。這些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學校,完全不需要錄取第二志愿考生。(2)從投檔規則來看,第一志愿優先于第二志愿投檔。也就是說,最先投第一志愿,在第一志愿中已經完成了招生計劃的學校,一般就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了;只有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才會錄取第二志愿考生。(3)如果一個高考成績達到了一本線的考生,將第一志愿填好了,就能錄取到一本的院校;如果第一志愿沒填好,沒有被第一志愿錄取,就很有可能落選到二本院校。(4)從招生院校的情況來看,98%以上的院校都希望錄取第一志愿的考生。(5)從各地劃線情況來看,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各批次線上的考生人數應大于招生計劃數。這樣,肯定會有部分批次線上的考生要自然落選到下一個批次。因此,第一志愿填報是否合理、恰當,往往決定考生能否被順利錄取。當然,既要慎重選擇第一志愿,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的填報。考生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認真對待每一批次的每一個院校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