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體”風靡高校
“眼中體”爆紅網絡,各大高校學子紛紛效仿
犀利哥容嬤嬤同窗共讀?
“管理學院自認為諸葛亮,其實別人覺得它不過是多管閑事的容嬤嬤…”近日,一組名為“華農17個學院眼中體”的微博爆紅網絡。該微博發布后,迅速引起各大高校學子的強烈共鳴,有學子調侃:“原來自己學院在別人的眼中是這么‘喜感’的!”
“眼中體”風靡高校
“眼中體”是今年2月份開始在微博上流行的一種新穎的表達方式,創作者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以一種幽默自嘲的形式講述自己的職業、社會角色或者是其他社會身份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以此表達創作者自己的心情,或引起其他人的共鳴。近日,有華農學子以學院專業為背景創作出“華農17個學院眼中體”。
這組圖片囊括了華農17個學院,并用大量詼諧惡搞的圖片,將這17個學院的突出特點夸張地表達出來,其中藝術學院眼中的自己是天才畫家梵高,在其他學院眼中則是紅極一時的“犀利哥”;公共管理學院眼中的自己是運籌帷幄的諸葛孔明,在其他學院的同學看來則是罪大惡極的“容嬤嬤”;經濟管理學院眼中的自己是網絡巨頭馬云,在其他學院眼中卻是電影《功夫》里的“收租婆”;信息軟件學院眼中的自己是比爾·蓋茨,在其他學院看來就是個修手機的;工程學院也好不到哪去,人家覺得自己搞高科技機器人的,別人卻只認為是個修自行車的;還有更加夸張的,動物學院眼中的自己是駕馭恐龍的勇士,在其他學院看來就是個養猴的,還要“悲劇”地被猴子掌摑。
由于不同高校學院專業互有相通,該微博不僅在校內引起廣泛關注,而且迅速引起各大高校學子的共鳴,短短一天內轉發量已經接近1000,不少學生看完之后笑翻天。
“創作者”下足工夫
13日,記者采訪了創作這組“眼中體”的作者,自稱“小編姐姐”的她是華農一名大二學生,同時也是@華農新聞頭條的博主。談及創作的靈感,她笑著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她和很多不同專業的同學接觸,發現他們經常會調侃自己的專業,“曾經有個高中女同學是獸醫專業的,做動物實驗看到血暈了好幾次,經常和我抱怨為什么就進了獸醫專業。有個林學的師兄,他和我開玩笑說,他們畢業后可以選擇去守山。還有個藝術學院的男生穿著破爛的褲子,我好奇地問他,他說這是藝術。當時我就想不同的專業看別人,大抵都是充滿樂趣的。”
為了做好這組“眼中體“,“小編姐姐”還研究了華農各專業的介紹,不斷地向其他學院同學請教,在如何能夠吸引網友方面也下了很大工夫。“小編姐姐”說,“生命科學學院眼中的自己,一開始是想用DNA研究科學院,但是想想太平淡了,于是便換做物種起源學說的達爾文,后來仔細一想,很多人只知道達爾文,不認得他的臉孔,于是想到了中國本草綱目的李時珍,說到本草綱目,大家就心領神會了。”(記者 何偉杰 實習生 謝澤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