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綦江梨園壩煤礦,胡攀在礦井下作業。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胡攀(中)和工友們有說有笑地走出礦井。
從重慶交通大學畢業的24歲小伙子胡攀,有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父親胡永成是當地有名的千萬富翁;他也曾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在綦江區石壕鎮當社保員。可是,他卻做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決定:辭職,到當地一煤礦當一名收入不到兩千元的礦工!
他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借此炒作?鍛煉自己?另有隱情?這事在綦江區石壕鎮,成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
梨園壩煤礦計劃明年6月產煤,現在礦上的一切工作,都在為礦區的正式投產做前期準備。昨日,梨園壩的太陽白花花的,酷熱的高溫下,胡攀穿著臟兮兮的長袖工作服,和同事一起頂著烈日干體力活。
安全帽下,他滿臉是汗,鼻梁上的眼鏡不時往下掉。這個白凈、斯文的小伙子在一群井下工人中,顯得有些狼狽。
我對未來很迷茫
“大學生,放著政府的辦公室不坐,來我們礦上當礦工是為哪樣?”盡管和同事們干的活完全一樣,搬、抬、扛,讓干啥就干啥。可同事們還是覺得他與眾不同,大老板的兒子,卻來當礦工?大家感到很不解。
昨日,記者在梨園壩向胡攀本人求證。他出生于1987年正月十五,是地道的綦江區打通鎮人。父親在當地開了一家物資回收公司,也做過其它生意。2010年6月,胡攀從重慶交通大學通信技術專科畢業,四個月后應聘到綦江區石壕鎮上社保所當了一名社保員。
“剛畢業,我們班的同學大多去考公務員,或者進事業單位了,我和大多數畢業生一樣,對未來很迷惘。”就這樣,畢業時還沒想好未來要干什么的胡攀,先在家做了四個月“啃老族”后,應聘到石壕鎮社保所當了一名社保員。
每個工作日朝九晚五,胡攀必須準時出現在辦事大廳里的固定座位上。“我只干了一年,管過社保、醫保、意外保險,還干過一段時間計生工作。”回想去年在辦事大廳坐崗的日子,胡攀說,除了極個別日子需要加班,大部分時間工作都比較閑適,那時每月收入近兩千元。
至少要把5年干滿
在胡攀的大學同班同學中,這樣一份穩定、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工作是讓人羨慕的。但就在去年11月,一年的合同到期前,胡攀提前提出了辭職申請。他的決定,讓家人和朋友大吃一驚。問他為什么辭職,他的回答是,希望去更能鍛煉人的地方磨一下,坐辦公室太安逸了。
胡攀不覺得自己辭職是一項多么艱難的決定。他說,自己所在的初中班級有43人,其中約三分之一現在都在綦江區境內的7大礦區內工作,他認為大學畢業后自己只是和身邊的同齡人一樣,選擇了當地的大企業來發展,一切都很普通,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他希望自己能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磨煉自己,積累一些與人打交道的經驗。
父親胡永成是老板,胡攀為什么不和父親一起做生意?胡攀說,自己對財富幾乎沒有大的欲望,他大學時間每月生活費800元,自己每天花6元生活費,存下2900元,買了一臺組裝電腦,沒向父母開口。上班后,他每周擠40分鐘一趟的公交車,也沒讓父親買車。
今年2月,他和在松藻煤電公司總醫院做護士的妻子登記結婚,上個月才舉行了婚禮。結婚后,他說自己和妻子每月開銷,僅車費、伙食費和網購的一點小錢,平均每月1000元足夠,妻子月收入2000元左右,他們倆每月還能存3000元,胡攀感到很滿足。
這一行胡攀打算干多久?小伙子說,他和煤礦簽了5年約,不論期滿后他會不會繼續留下來,但5年內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把礦工這份本職工作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