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一部以中華漢字為題材的動畫《漢字俠》在北京卡酷少兒衛視首播,引發社會各界對漢字文化的關注熱潮。《漢字俠》以中華漢字為核心元素,把漢字的故事和其蘊藏的智慧思想搬上舞臺,詮釋了漢字的悠久歷史,堅定了國人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 開播之后,《漢字俠》火遍了全網,不僅在北京卡酷少兒、金鷹卡通頻道等全國各大衛視、網絡平臺接連熱播,同時動畫的熱度也逐漸走高,收視率持續領先。
▲《漢字俠》各大電視臺全國熱播中
▲數據來源:央視索福瑞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是唯一流傳至今作為中華民族長期使用的文字,具有獨特的標識性。漢字歷經演變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所有炎黃子孫的文化身份、文化指紋、文化基因,連接全球海外華人華僑的精神紐帶。無論身在何處,黑頭發、黃皮膚、說漢語、寫漢字,這些都是龍的傳人共同的標志。
而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如何能夠更好的方式讓國際上更多人理解中國文化、理解中國漢字、知道我們的故事、能夠對我們的文化產生親近感,這是最需要思考的。
《漢字俠》是由功夫動漫出品,歷時3年打磨的漢字教育系列動畫片,融入豐富的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讓傳統元素更加時髦,更有望將民族文化帶出國門。
首先,劇中中華文化元素隨處可見,比如“漢字”、“指南車”、“龍珠”等元素皆取自于中國傳統文化。“龍珠”的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千百年來的民族象征;“指南車”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也是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標志性四大發明之一,被世人所熟知;而“漢字”,則代表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的歷史。
▲指南車、龍珠概念圖
主創團隊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將推廣流傳了幾千年的漢字變得生動、新穎,充分調動觀眾對漢字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培養正向的價值觀。其次,觀眾可以直觀看到的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角色。
《漢字俠》中有著以漢字譜系中的母字為原型創造的漢字精靈,每一個漢字精靈的形象設計都有參考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并進行了創意性的融合。
▲字母精靈概念圖
▲字母精靈概念圖
主角團隊中,五位漢字俠的造型設計也在借鑒了大量傳統文化以后呈現出來,中國傳統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各個字體的結合都能讓觀眾幾乎不用費心就能夠和角色形象進行對號入座。
劇中民俗文化的運用也很巧妙,故事中巧妙的將漢字的起源、 象形的變化和產生的背景連接起來, 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向觀眾解析漢字起源、 演化過程、象形象意、 傳統文化、 歷史民俗等。
▲《漢字俠》的解字邏輯概念圖
劇中通過大量實景環境的運用,在動畫中將中國特色的場景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例如“扇子塢”、“回音谷”、“漢字神殿”等,這些元素的加入,都讓中國文化更加時髦。
架空的世界觀、全動物角色、趣味十足的故事情節,沒有歷史背景的鴻溝、沒有種族的隔閡、沒有區域文化的劃分,沒有任何門檻。而且還將傳統文化精神放到一個海內外都可以理解和喜歡的故事里,主題是夢想、冒險、熱血普世的價值觀,完全可以滿足各個國家和地區觀眾的觀影需求。
除了傳承了民族文化,《漢字俠》還揉合了更多對友情、對夢想、對責任和對正義的追求,這些共情元素,其實正是全世界通用的講故事的方式。
對于中國人來說,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傳統民族元素,講述的是追述漢字根源的故事;對于國外的觀眾而言,也一樣能通過動畫直觀的看到這一精神內核,充分拓寬了受眾群體,打造讓外國人看完就能學會漢字、愛上漢字的動畫作品,并將民族文化帶入國際市場,敲開“漢字+動漫”海外輸出的大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國人永久的歷史財富,文化出海的路還很長,《漢字俠》正在以開拓者的身份,通過“中國文化+動畫”的方式,進行民族文化的創新,打造中華漢字文化超級IP,打破次元壁,讓五千年中國文化進一步影響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