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學習時報刊登《“習近平同志率先啟動了福建的生態省建設”——習近平在福建(十九)》,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在福州市生態環保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將忠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沿著習總書記親自擘畫的生態藍圖,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持續打造天藍水碧地凈的美麗福州。
深化機制體制改革 把握綠色發展脈搏
“福建、福州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實踐地,這一思想為我們目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郭建國說。
2016年8月,福建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作為省會中心城市,福州積極發揮龍頭引領作用,立足實際,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
2018年底,福州市就按照省里統一部署,全面完成了2016年~2018年涉及福州的6個方面、24項重點改革任務及工作任務,形成了31項改革成果。
2019年,福州市進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案例和經驗,推動改革成果落地。其中,城區水系治理創新機制、永泰農村人居環境物業化管理模式、閩江河口令濕地綜合保護修復機制、連江深遠海區生態養殖模式等4項改革經驗成為典型案例。
“一系列的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都為我市綠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政策支撐平臺,近年來,福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成效明顯,綠色福利不斷釋放,百姓獲得感進一步增強。”郭建國表示,下一步,市發改委(市生態辦)還將繼續按照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總體要求,落實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深化改革成果落地,加強經驗總結提升,讓經濟發展“高素質”和生態環境“高顏值”在榕城大地同頻共振,促進福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
保障群眾生態福祉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空氣質量有何變化?流域水質是否下降?排廢排污合規嗎?正值酷暑,福州市生態環保“鐵軍”的身影活躍在工廠工地、重點道路、大小流域周邊,始終堅守在環保工作最前線。
“守護藍天碧水凈土,打造綠色美好家園,既是成果也是責任。”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游昕說,習總書記在閩工作時,極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戰略構想,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表示:“我們要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斷推動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福州市持續加大生態環保力度,生態環境各項指標連年改善。福州空氣質量連續六年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第三,“福州藍”名片越發靚麗;主要河流總體水質優良,市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區99條主干河道基本完成治理,水清岸綠成為家門口的風景;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5.33平方米,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8.06%,群眾得以暢享優質的生態產品。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游昕表示,今后,福州市將保持戰略定力,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強化顆粒物污染防治、小流域綜合治理、污染地塊開發利用全流程監管、近岸海域水質提升改善、綠盈鄉村建設等工作,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以實行最嚴格環境執法為重點,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和信訪件辦理銷號工作,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以完善環境網格化監管為利器,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監測能力,更好地守護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生態底色。